《浮夢·閑竹》
晨起,薄霧朦朧,似幻若雲。飄渺的霧籠罩在山間,宛若仙境亦是桃源。
早風微涼,青竹桌上,畫竹杯中,清茶的熱氣融入霧裏,或是朦朧的霧氣化入茶中。
青竹清溪青山裏,飲茶煮酒垂釣情。潑墨撫琴奏蕭笛,閑人閑趣閑居林,晨賞紅日夜觀星……
一杯淡味的清茶,一片孤蕭的竹林,焦尾的古琴置於石桌上,滿天皆是飄舞的竹葉。
青黃的竹葉落入杯中,泛起一片漣漪。竹葉沉入杯底,茶中多出一縷竹香。
飲一杯清茶,食幾枚山果,晨時已至,吾亦一素單衣,持青竹垂杆,踏山路,往山下溪。
青竹山路,青石山階,山中薄霧已淡,唯晨光葉影。空山有鳥語,若空靈之歌,繞耳餘音。
山路之間,秋菊野竹泛香而綻,竹下有筍破尖,細筍滴晨露,令人憐愛有餘。
吾捥袖以一碎石,拔土摘筍,三息間,倒也摘有一二。置於筐中,續前行。
山路末,可見一流清溪,溪水微涼,遊魚躍於山水間。尋一青石,盤坐而下,垂竹釣,引之願者。
風吹葉鳴,沐晨曦,聞鳥語,猶是樂乎。山水細流,野草豐茂,爾一時,垂竹微顫,輕提杆,可見一尾鱗魚破水。
魚落草木間,躍三息而不動,拾魚置於青竹水盆,方再行,靈有餘,幾欲躍水卻不得。
正午夕,垂釣有三尾,正陽盛,尋一樹下,支鍋燃火,取溪水烹魚,晨筍為伴,漸有鮮味四溢。
午後飲食,方休於山野間,平臥草木中,望青天,聞夕野花草,有午歸之鳥鳴樂,漸小息,入夢不語……
夢歸時,已至夕暮,拾垂杆竹筐,沿山路歸家。一路行時,偶采幾熟山果。
入竹林,至小屋下。食果為晚食,晨時焦琴尚在,奏一曲商微宮羽,以對暮落。
夜時,天漸涼,煮一壺青酒,一杯清茶。獨望一夜繁星,取竹笛伴曲,亦是自在乎。
吾亦喜竹,青竹隻需一方細土,一瓢水,亦可挺立山野間,不所求,是為隱士高傑。
長居山間,以竹長伴,倒也清閑之,是知吾誌,淡野雲鶴,不入濁土。
世人愚,求權求富,皆乃身外物,貪欲等七大罪。身以腐,魂仍求之,實是愚者。
一水一土方可生,何需方外物。人者,欲者,為求欲,可化阿修羅餓鬼,互食互利,到終時,啟非骸骨一具?
隱之山野者,今尚幾人?世愚者太多,渾濁纏身,不見出淤泥之清蓮者。
憂歎,亦不爭不求,甘以本心清淨。入塵者,自生之,需以一劍,斬愚癡之罪。
奈何,現世已為蟲噬,亦有智者,一人語,何渡天下人。
一生碌碌,求以財,攀以權,棄以靈,隻求腐身之欲,亦以極,死後非是一場空雲。
人生者,靈為白,入世時,皆染濁色,一生長白者,可亦無之。
吾不求渡人,唯自身清淨,不染塵雜色,為一閑者。
有山,有水,有閑竹,有一方容身處,有一紙書吾心,有一琴奏吾情,實是樂哉,不以求也。
清山碧水閑竹林,白紙竹墨書已心,晨起可遊山水間,暮落有方容身居,此方以足,特書吾意。
著者:墨子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