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鐵路每十裏一個十五人崗哨,每二十裏有一個二十迅騎崗哨,根據地界由各鎮守備團承擔值守任務,每十天輪值一次。今天軌道車上坐的是何顧,雖然距離不過200裏,但洛水鎮依然派出了一百迅騎隨行。
六名軌道車騎手輪番上陣,200裏的距離竟是不到兩個時辰就到了。這速度擱現在可能還比不上自行車,但這一節車廂拉著何顧、秦小影、花輕凝和四個丫鬟,七個人加上行李,足有千餘斤。對於明朝來說,這可以算是飛一般的感覺了。
眼看距離不遠,何顧突發奇想,找了一處停車點把軌道車停了下來,換上一身便裝,戴了一個帶紗簾的大鬥笠,讓眾人慢慢前行,自己要了迅騎一匹馬先前一步趕往鎮城去了。他想來一出微服私訪。
未及外城,先是一片綿延數裏的棚戶區,這是那些新近來投的饑民,隻指望找個工作便能搬到外城去住。穿過棚戶區,外城門開始越發清晰起來,拱門之上寫著八個大字——鐵焰不滅,澽水商鎮。
城頭之上數十杆旌旗一字排開,上麵無字,隻有一朵火焰隨風烈烈。待到得門前,便能看見城匾下麵還有一行字——勞者必有所得。
進城門先是一座環形廣場,中間立一雕像,底座高五米的花崗岩,上麵立定一騎馬的將軍,造型猶如仿著拿破侖刻出來的,全副披掛持刀向前,再看那模樣,除了何顧還能是誰。
進外城觀看,三四層的樓子比比皆是,地麵皆以石板鋪設,四處幹淨整潔,街上行人如織,個個喜氣盈盈,比起初到的洛陽隻贏不輸。
在內門下出示迅騎的腰牌,守門的侍衛又問了幾句內城門道,這才放了進去。何顧進了澽水內城,哪也不去,直奔學區去了。這學區不是鐵焰學院,而是剛剛創建半年的,針對八歲至十四歲的鐵焰中學。
主教三門,語文、數學和科學,其中語文基本和洗腦課差不多,專學何顧‘發明’的簡體字,以及一些領袖文章。
隔著窗沿往教室裏看,正值上課,一個端正正十八九的小姑娘正在認真講義,台下孩子們學的也是認真之至。在這裏考試不及格可不是補考那麼簡單,而是直接勒令退學給攆回工地上去。
對於這些孩子來說,這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龍門,不要一文錢學費,不要一文錢紙墨,隻要不是傻子,幾乎都能及格,隻要及格便可以留在內城,上哪去找這樣的好事。在這個人吃人的世道下,逃學曠課不認真學習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
少頃,下課了。教師出來看到何顧,還以為是內城孩子的家長,點頭微笑便走了過去。何顧徑直走進了教室,這裏的教室完全是現代化格局,就連黑板上麵都一樣貼著偉人像,隻不過這裏貼著的是何顧。
何顧隨手翻起一冊課本來看,第一頁便是幾個赫然大字——偉大鎮主帶領我們向光明!裏麵還有幾篇類似的精華課文,幾乎是考試的必選項,也就是說,別的學不學無所謂,隻要你把這幾篇背熟了,基本就等於留在內城了。
其實語文課將近一半內容都是何顧的各種傳奇故事,比如大公無私,以身作則,單人敵百等等。還有一半則是暗喻有錢人如何無恥盤剝平民,平民應當聯合起來等等。盡管這些課文幾乎比北朝島的還過分,但何顧一點也不臉紅,因為這都是他親自編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