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萌發想念(1 / 2)

下午五點四十五分,準時下班。回到家,母親忙碌的身影早已印入眼簾,一切好像恢複正常,母親說她搭的高鐵回來,方便極了,而且還能和小孩(三姨的小兒子)一起搶吃的,不用再受暈車的折磨,我從來沒坐過高鐵,火車和飛機,想不到印象中平淡是福的母親竟先我一步去嚐試了一翻。我迫不及待地追問,“坐高鐵什麼感覺?”坐在旁邊同樣沒坐過高鐵的父親冷不丁地說了一句,“高鐵不就是地鐵,隻不過一個在地下,一個在地上。”我半信半疑。母親興奮地回應我,“高鐵比汽車安全多了,而且又穩又舒服,如果能直接在家附近下站就完美了,價格就貴了十幾塊錢,下次也坐高鐵回去。”

“人多嗎?”

“多啊,票一定不能丟了,檢票檢了好幾次,坐汽車也就六七個人,再過些日子汽車怕是要淘汰了。”

我笑了笑。

我記得我問過劍龍一個問題,“你最遠去過哪裏?”他的答案在我的搜索庫裏是最特別的——他說他最遠就去過澳大利亞而已。我突然覺得他的人生是豐富多彩的,在我很主觀的看來,出過國的人到底比我這些沒出過廣東省的人來說還是有區別的,至少眼界還需擴大。

母親還是老樣子,回來就一直叨叨父親的飲食,然後不停地說誰的孩子聰明,大家夥會煮什麼,哪裏的菜價比這裏貴多了諸如此類的日常,我不會覺得煩人,我願意傾聽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日常,因為在我看來這就是生活的溫暖。但我並非聽得津津有味,大部分時候我都是聽不進去的。隨後母親又說過幾天要去旅遊,去兩天,我好奇地問:“去哪啊?”旅遊這些字眼在我家,二十年中也不超過十次吧。母親說去河源,我本想深問,但想想母親一直羨慕那些個到處旅遊的老同事,也就欣然答應,轉而鼓勵她多去。年輕的時候是應該多出去走走的,出不了國至少去個河源也是有機會的。

母親的生活好像一下豐富了起來,而我的工作好像更繁重了,每天的單子很多,上廁所的次數少了,喝水的時間也少了,站著站著腳就麻了,突然幻想,劍龍說帶我到外國玩,我裝作很吃驚地表情然後興奮地答應,這樣我就可以很放心地到外國遊玩,但很快我便打消了這個幻想,因為這是100%不可能發生的事,做夢也該等有空的時候吧。

“還沒行嗎?”運湘第二次問我了,這樣的提問有兩種情況,不是他不相信我的能力就是我延遲了。顯然,兩種情況都不是什麼好情況。

“還沒。”我的語氣顯得有些冷漠,大概是太久沒說話的原因。連續三個多小時注意力集中地工作會充讓時間流失得更快,但我亦無暇顧及。稱量好的玻璃管被整齊的放在架上,提著架子走時玻璃管相互碰撞發出叮叮當當的響聲,屏靖去培訓了,幸好還有曉鈴在,我還沒有信心獨自一人工作,我們站在一起的距離不超過一米,卻極少發出聲音,偶爾我會問一兩個小問題,曉鈴會用極短的詞回答我,然後重歸於平靜,這種安靜很熟悉,像極了我和屏靖在一起時的安靜,我想不是屏靖的問題,也不是曉鈴的問題,是我的問題吧,安靜的製造者,而安靜有時是會生出惆悵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