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 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一點孝心解危難,師恩深過桃花潭。
遠遠見窗口裏亮著燈,燈光便是我有機會扼殺悲劇的證明。敲敲門,裏麵響起熟悉的聲音。
“請進。”
我轉動鎖把,推門而進。左老師見我,略顯驚訝,未等我開口,說道:
“我正準備找你呢,來得正好、、、”
我沒等他說完,插嘴打斷,懇求道:“左老師,求您不要把這件事告訴我家裏人。用掉的班費我回想辦法還的,我爸媽供我們姐弟三人上學讀書已經欠了一屁股債,家裏柴米油鹽說斷就斷,要是再來點什麼天災人禍,就傾家蕩產了。家裏貧困,爸媽關係一直不好,經常吵架甚至打架。要是讓他們知道我挪用班費的事,肯定會鬧得不可開交,要是一不小心鬧到離婚,就家破人亡了。我不能做毀掉一個五口之家的罪人,我不想已經邁入知天命之年的爸媽勞燕分飛,不想姐弟三人成為單親家庭的人。我現在再怎麼說也是響當當的好兒郎,欠債還錢,自己闖的禍自己扛,希望左老師給我一個自己承擔責任的機會。”
左老師看著我,眉頭一皺,散開,微笑不語。伸手拿過辦公桌上的茶杯,遞給我,指指放在門邊的飲水機。我一愣,雙手接過杯子,接了開水,恭恭敬敬地將杯子端給左老師。左老師淡定從容地接過杯子,一隻手拉開辦公桌抽屜,從裏麵拿出一個紙杯,遞給我。隨手一指離辦公椅兩三步的塑料凳說:“別著急,先喝口水,坐下來慢慢說。”
我又是一愣,也顧不得揣測左老師心思了,自己倒了一杯水,規規矩矩坐到凳子上。喝一口水,繼續懇求:“從小到大,爸媽為我們姐弟三人操碎了心。現在我上了大學,給他們臉上爭了光,自己也很自豪欣慰,也想好好珍惜。雖然暫時還不能替他們分擔經濟壓力,但我真的很想,也能讓他們省心。班費的事,我能獨立承擔,負責到底。我回盡快熟悉學校周邊環境,在課餘時間找些兼職來做。節省開支,自食其力,償還班費,掙學費生活費,還可補貼家用。這樣,既鍛煉社會生存能力,又積累生活經驗。考慮到不能因為班費影響到同學們的集體活動,我會先找同學朋友將錢湊齊,一分不少還給班上同學,以後努力做兼職一個個還給他們。”
左老師饒有興趣地聽著,不置可否。輕啜一口茶水,淡淡地問:“你們家養了幾頭豬?”
我一愣,來不及多想,老實交代。回:“三四百斤大的有三四頭,小豬仔有七八頭。”
“還養了些什麼?”
“還養了一頭牛,二三十隻雞,其他的沒有了。”
“種有多少地?一年收成多少?”
“四五畝旱地,沒有水田。風調雨順的話,一年收幹玉米一萬斤左後,土豆五六千斤。另外還種些蘿卜、蘆葦、蕎麥之類。瓜果蔬菜,自種自吃。”
“還有什麼經濟來源?”
“我上小學那些年種烤煙,遇到好年成,一年栽三四千棵煙倒也能賣三千多塊錢。到初中時候煙價下跌,種烤煙成了虧本買賣。工序複雜,辛苦累人,索性沒種了。老爸農閑時候會去小黑煤窯上班,起早貪黑,陰間掙錢陽間使,一個月掙一兩千。當時,私挖濫采成風,煤是老家的主要經濟支柱。後來,我爸不再去黑煤窯上班,邀約我小叔,哥倆也開了一個黑煤窯。請了幾個工人一起幹,經營兩年倒也賺了幾萬塊小錢。正當黑煤窯變成我們家搖錢樹的時候,政府嚴打私挖濫采,村委會主任帶領手下的小地頭蛇,幾包炸藥把煤窯洞口炸塌,封了。
左老師聽我講述家裏的辛酸經濟史,一抹微笑偷偷堆上眼角。眼裏的笑意被我窺到了。也許,忍俊不禁是因為作為一個聽故事的人,他覺得我講得有聲有色。可因考慮到我的感受,他忍住笑,正色說道。
“看看,你對自己家裏的經濟條件知道得清清楚楚,也懂得做父母的辛酸。既然有心替他們分擔,為什麼不省吃儉用發奮學習,反而大吃大喝鋪張浪費呢。”
“其實我也不想大手大腳花錢,也知道省吃儉用。可是社會風氣不允許你這樣做,中國人走到哪裏都講吃喝,不吃不喝就不好搞人際關係,就不好辦事。高中三年就是大吃大喝過來的,到現在,這種壞習慣是有增無減了。”
左老師一聲冷哼,輕輕搖頭,語重心長地說:“酒肉之交虛情假意,真的遇到難處,有幾個還認識你。相識滿天下,相知能幾人。搞人際關係,吃吃喝喝是達不到目的的。與同學朋友相處,應當以情感人,以德服人,平淡如水才能長久,德才兼備才能令人尊敬。”
是,左老師的話沒錯。可我還是覺得,老生常談。迫於眼前的困境,當然不敢多說一個不字,隻能唯唯聽命。
“是,老師。”
左老師沉默了一兩分鍾。在他沉默的時間裏,我忐忑不安,大氣也不敢出,心裏不斷揣測他的想法。
終於聽他緩緩說道:“班費是公款,隨時可能要用,不能拖,必須立即補上。”
“是,我知道。我已經寫了一份可以借錢的同學名單,都是相處得比較好的小學同學高中同學,一共二十八人,一個星期內肯定能湊齊。”
左老師略顯吃驚,將嗓子眼的話咽回去,頓了頓,問道:“你這二十幾個同學都在上學吧?”
“有四五個在外麵當農民工,有兩三個在老家做小本生意,其餘的都在讀書。”
“讀書的多,工作的少,一個個恐怕比你好不到哪裏去,未必就能幫上忙。”
“常言說,錢能收買人心,也能試探人心。我想知道能有幾個雪中送炭的真朋友。”
“唉,你呀,聰明有餘,穩重不足。就別再自以為是了,整天想著如何借錢,如何還錢,學習的事還怎麼搞?一天到晚瞎折騰能辦成什麼事?”
“我喜歡讀書,理解能力強,記憶力也不錯,課本裏那點東西還難不倒我,自學也能通過考試。”
“你上大學就隻為幾場考試?就隻為混一紙文憑?”
“拿文憑是主要目的,很多同學都一樣。可我還想學點真知識。”
“哎,你呀,大學是培養人才的地方,修身立德,錘煉才能學以致用,將來能報效國家,報答社會。完善小我,成就大我。而不是讓你拉幫結夥,風花雪月混四年,領著一張紙回家。”
“是,老師。你說的話我會記住的,不過眼下我最想做的是盡早獨立。”
“怎麼獨立?”
“精神獨立,經濟獨立!”
“要立起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得學會吃苦,得去經曆許多事。”
“是,老師,我不怕吃苦。”
左老師喝著茶水,又是一陣沉默,半晌才說:“我昨晚給你家裏爸媽打過電話。”
“啊!”我失聲驚叫,幾乎要從椅子上彈起來。
“不過,沒和你家裏人說班費的事,你爸媽都不會說普通話。他們說的方言我也聽不大懂,隻是隨便問了幾句,了解一下家裏情況。當時沒聽明白的,都已經問過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