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變 第七章 與天對弈(2 / 2)

不過曹鼐並沒有乘勝追擊,而是正色道‘’昔日漢高祖困於白登,唐太宗會於渭水,一時與寇虛與委蛇,然後揮鞭橫掃六合。望陛下能效仿先例,派員安撫也先。”

這是要“議和”了。要知道明初各路賢臣總結曆代興亡得失,一致認為宋的綏靖政策最終把自己害了,而正是由於自身軟弱,遼人、金人、蒙古人想要錢了,就來勒索一把,天量的民脂民膏白白資敵。所以太祖留下了“不稱臣,不進貢,不議和”的祖訓。但是形勢比人強,在眼下的絕境裏,內閣和司禮監達成了妥協。

朱祁鎮雖然這些日子始終有些恍惚,這話還是聽的明白的,劉邦在白登山被匈奴圍困,靠著陳平賄賂逃出生天;突厥進犯長安,李世民和對方隔著渭水談判幾乎搬光了整個長安城才換來對方的退兵。現在這些臣子也要搗鼓議和了。朱祁鎮雖然沒指望自己當成秦皇漢武,卻也不願意當石敬塘,他用乞求的眼神看了看王振。王振進宮前做過一任學政,在宮中也勉強當得上循循善誘的評價,所以在朱祁鎮的心中王振不是家奴而算得上半個老師,一有困難就指望這個老師能幫襯幾句。王振回了朱祁鎮一個請放心的眼神,微微點了點頭。朱祁鎮心下稍定。

果然曹鼐繼續說道:“也先此次寇邊,不過是因為此次削減了朝貢的賞賜。臣以為可以厚加賞賜金帛。可允許其一年兩貢。”明的朝貢體係有些奇怪,每次周邊各邦的朝貢都能換來十倍以上的賞賜。一年兩朝意味著也先可以拿到一張長期飯票。

王振也咳了一聲:“一年兩貢不是不可以,但是每次朝貢都要嚴格核實。”此次大戰的起因據說是他嚴格核查也先進貢的馬的數量和質量。實情是也先存著半無賴的心思少送點馬,而王振竹杠敲的整天響。最終雙方徹底弄擰了。

眼見司禮監和內閣達成了一致,朱祁鎮雖對議和有幾分憤懣不滿,但鑒於眼前的實際情況。也點了點頭:“那就派員安撫也先吧。各位以為可派誰前往?“

曹鼐:”臣舉薦都督同知馬亮。“這種議和絕對是政治汙點,自己手下的文官可不能沾上,還不如早早推薦一個勳貴。反正與國同休,幫國家背個鍋也不算什麼。

王振眼看沒礙著自己的幹兒子幹孫子對於這個提議也沒有意見。朱祁鎮剛想點頭同意,話到嘴邊想起來涉及到勳貴的事情還是要問問英國公張輔。

張輔此時正半閉著眼睛神遊天外,議和是眼下唯一的出路,至於細節他也懶得理會,他仍然在琢磨著王揚。從一開始他發現王揚君前奏對神情不對,到故意套話讓王揚反應不及露出破綻,再到故意把王揚置於險地逼其為了保命出謀劃策。張輔此前雖有懷疑但仍然心存僥幸,但當王揚匪夷所思的三策退敵後張輔有九分把握王揚就是來者。既然來者已經出現,那麼現在就是當初劉伯溫所言”失算功臣不敢諫,舊靈遮掩主驚魂“的時代了吧。張輔的心中猶如驚濤駭浪,知道此次出征注定慘敗。而要逆轉這樣的敗局,他不僅要盡人事,更要不聽天命!與天對弈,他唯一的依仗就不在命數中的王揚。

正在苦苦思索中,聽到朱祁鎮問:”老國公以為如何“張輔一愣:”臣舉薦錦衣衛總旗王揚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