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變 第三章 石破天驚(2 / 2)

張輔似乎沒注意到王揚,仍然鎮靜的回奏朱祁鎮:“啟奏陛下,大軍糧草缺乏,實在無力主動進攻。如陛下不願輕騎奔襲,隻能固守待援。瓦剌兵少,不足以嚴密封鎖我軍,命宣大及居庸關的軍隊多攜帶糧食勤王。”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王振稍稍鬆了口氣,畢竟皇帝出逃的政治代價他承擔不起。張輔心裏暗歎一聲,不考慮政治影響,隻考慮軍事,鄺埜的諫言確實是上策。但是事到如今,隻能為大軍選擇一個合適的宿營地,希望能多堅持一些時間,或許未來會有變數。

張輔沉思片刻,一指地圖上桑幹河和洋河的交彙點:“向東南十五裏,兩河交彙處依河紮營。此處河寬,瓦剌不大可能渡河夾擊我軍,無法形成完整的包圍圈,更無從了解我軍的虛實。而有水源支撐,我軍或可多支撐數日。如事不可違,請陛下率眾沿水路撤退。”這確實是朱祁鎮唯一的生機,數十萬大軍臨時拚湊幾條船並不困難,因為洋河的阻隔,也先也隻能看著明軍撤退。在旁的王揚,也暗自叫好。按照張輔的布置,明軍就算失敗,也不會有曆史上土木堡那樣的重大損失。

曹鼎猶豫不決:“此處地勢平坦,我軍能阻擊瓦剌的輕騎奔襲嗎?”

朱祁鎮也很害怕:“合適嗎?附近有無險阻可以利用。”

聽到皇帝發話,張輔暗歎一聲:“兩河交彙處向北五裏有土木堡應該是這附近唯一的屏障了。”

王振趕緊湊趣:“既然是堡,必然是居高臨下又有屏障可持,我軍穩操勝券。何況該堡叫土木,必然有樹,肯定有地下水,大軍用水打井即可。”

張輔低頭不言,曹鼎想了想似乎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長歎一聲:“隻能如此了。英國公勿憂,永樂十九年,太宗皇帝在懷來舉行盛大閱兵,觀禮台就設在土木堡。隻是如何在大軍歸心似箭的情況下解釋何以半道安營。”

王振此時心情不錯,笑笑:“後麵還有兩千車輜重,我們就說等輜重好了。命人赴宣府、居庸關等地勤王,等到我軍雲集,必能打敗也先。”

即使是王揚一個外人都已經能看出來,除了張輔,其他人都已經被嚇破了膽子,哪裏還能有什麼正確的判斷。不過王揚沒資格也不打算說。

既然計議已定,大家分頭辦事。張輔一指王揚:“我還要向他問一些情況,請陛下恩準。”朱祁鎮點了點頭。王揚萬般無奈的跟著張輔走出王家大院。

走出大院二十步,張輔忽然停了下來,王揚莫名其妙就看張輔揮手示意其他人退下,然後不住的上下打量自己,忽然問道:“王總旗可知老夫找你何事?”

王揚眼皮直跳,低下頭去:“卑職不知。”張輔:“老夫今年七十六歲,閱人無數,但是你是第一個敢向當今投去憐憫表情的人。你這個娃娃好大的膽子。”

對於王揚來說,朱祁鎮這個在曆史上幾乎被俘兩次的皇帝實在是讓人很難對他有敬畏感。但這些話是不能明講的:“卑職亡命前來,驚魂未定,實在顧不上其他,以至君前奏對的時候魂不守舍,讓國公見笑了。”

張輔笑了笑:“你以為我軍駐防在土木堡如何?”

王揚心裏一抽,猶豫了片刻,決定還是先藏拙,畢竟大軍的動態不是他一個總旗可以輕易議論的:“我大軍為百戰精銳,又有國公這樣的名將,必可穩操勝劵。”

張輔仰天一笑,石破天驚:“到如今,還在糊弄老夫嗎?你根本就不是懷來錦衣衛王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