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開始(中)(1 / 1)

沒過幾天,現成的機會就來了。這日徐堰果然拿了那幅畫去讓張老太太看。跟徐堰的觀點一樣,張老太太也認為這幅畫雖是無名之輩所畫,卻不是無名之作,融合了民俗年畫與文人山水畫的風格,非常特別。徐堰聽得連連點頭。張老太太十分讚歎:“你也不錯,一眼看出這幅畫的特色不僅在於畫工,還在於風格。”徐堰搖搖頭,“不是。我先是對上麵的景物有種親切感。然後才欣賞起來。一點不專業啊。”就著畫又說了幾句,徐堰話題一轉,“每次你都給我想不到的幫助。不過慚愧啊,那批庫存,我一點沒撈到。你要是還想轉行,隻能另請高明了。”這件事現在對張老太太來說已經不重要了。張老太太講起了她的新想法。“最好有人牽線,否則我們在Q市沒有根基,茫茫人海裏找人,難得很。”說到最後,仍是這個問題。

張老太太話裏有些向自己求助的意思。也不奇怪。自己做的是Q市及周邊地方的土特產,這很多人都知道。托人給她們安排下住處,再打聽下,這些都不是難事,不過這幾天裏接連的幾件事,讓他不像以前那樣意氣風發,遇到事情變得更謹慎,好像怕隨時有轉折。事業上,一個很重要的機會丟了,他隱隱感到這個機會以後很難彌補回來。這讓他人到中年第一次有了危機感。而一天之內女兒和妻子相繼離家,當然隻是暫時,當時他正忙碌;可是當生意上的事暫告一段落,差不多同時卻發現家裏隻剩他一人,他覺得人生諸事不順起來。

於是徐堰表示,自己是在Q市認識些人,不過離開Q市好多年,保留下來的聯係主要在生意方麵。這尋親的事最好托付給空閑時間比較多、比較熱心、朋友多的人,所以得先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張老太太當然理解。何況這也是最近才有的念頭,也知道不可能一下子就辦成。

就在徐堰想告辭的時候,張老太太突然發問:“也不知道別人知道了我們隔這麼多年想尋親的原因後,會不會背後說道我們娘倆。”“年紀越大越要精神寄托,何況還要給小輩找個依靠。都理解你這片苦心。”徐堰覺得老太太挺有魄力,很支持。“可凡事就不能扯到錢上,親戚家的錢就更不能沾,最好不要看,否則感情都靠後了一樣。”張老太太也無奈,可是要生活,有時就不能太把別人的看法當回事。“感情怎麼樣,心最知道。有時候,自己做出來的行為都不一定是真的。”徐堰一直都是個感情豐富的人。“平時我也能這麼想。可是吧,你看我們娘倆現在這樣子,寒磣。要尋的親,沒準就是一闊佬,我們這又是千裏迢迢貼上去。嗨,我們這是有門富親在哪,不能不多想。你要是也有門富親,指不定想法也變了。”張老太太自我開脫著。“還真反駁不了你。我親戚不多,甚至可以說是赤條條一人,數來數去沒有闊親戚,平日裏就沒這方麵感受。”說得張老太太低頭不語。

徐堰也真的把張老太太的事放在心上。事實上,他心裏一開始想去求在Q市的遠親幫這個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