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村民議事(1 / 2)

袁家在村子裏的號召力還是很強的。在這樣的海外不毛之地,官府朝廷不管,雖然沒有了苛捐雜稅,但村民也一向很沒有安全感,時刻得擔心倭寇海賊的劫掠,甚至是其它村子,豪強勢力的侵奪。

在這裏,完全就是一個叢林社會,維持秩序隻能靠大家的自覺,很可能你積累的財富,一夜之間就會被人強奪了去,都沒有一個講理的去處,那設在舟山島的千戶所別不管這些事,就是管也鞭長莫及,至於那大崗墩百戶所,更是指望不上,他們不來敲詐勒索就是好的,指望他們那就是與虎謀皮。

而袁家在村子裏,其實也算是一個豪強,豪強有豪強的好處,可以安定一方秩序,而且袁家素來行事公道,不欺壓村民,這樣的“好豪強”,大家都求著依附,趕都趕不走,若不是東山咀這邊地勢不好,隻有大片的荒地灘塗,沒有種田的地,現在村子裏不會隻是這三十來戶人家了。

所以聽到袁家有事相召,何況是開發鹽田這樣有利可圖的事,晚飯後,村子裏各家各戶主事的戶長們就陸續到了莊堡的議事廳,等著袁文弼所的開會。

莊堡的議事廳,就是袁府前堂的大廳,以前村子裏有事,羅文定也會召集大家到這裏來開會,這樣全村的集會,也不少見,而這次這些村民們到了之後,發現今坐在大廳正首的人卻變了,不是往常的羅文定,而是坐著一個頭上還紮著衝辮,一臉稚氣,一副人畜無害表情的孩兒,不是袁文弼是誰。

在袁文弼的左右手,則坐了梁勳和呂孔良,羅文定不見蹤影,他根本就沒有參加今這會的意思。

袁文弼發現,孫康達這些人中,識字的基本沒幾個,會寫自己的名字就算不錯,隻有呂孔良時讀過私塾,能斷文識字,可能今會後,會有一些文書記錄的東西,所以今袁文弼請了他來。

當初袁文弼要製鹽,呂孔良曾偷偷向羅文定告密,當然這點事袁文弼是不會介意的。

大廳中已經隨意的擺上了一些矮凳,那些村民們到了之後,各自坐下,心裏則開始嘀咕不已,怎麼今這麼大事,羅先生不見,不出來主持,反而隻是一個孩兒來主持這事,這是怎麼了,他們下意識就覺得這有點不靠譜啊。

看著人差不多到齊了,袁文弼朝著大廳中眾人一笑道:“感謝各位大爺,大伯,大叔,大哥今來參加這個會,在商議正事前,先點個名吧。”

呂孔良拿著各家各戶的名單,開始點名,點到名字的人,就大聲一個“到”,點完一遍名之後,全村三十五戶人家,都派出主事的人來了。

連張家鐵鋪的張國水也到了,這鹽田的事,袁文弼本來是不想讓他家摻和的,現在張家鐵鋪隻負責給他打造那十口大鐵鍋就成了,至於以後,肯定也有事幹,這鹽田的事,就用不著他們了。

但是張國水堅持要來,不來覺得不踏實,吃虧了似的,袁文弼也就隨他了。

見人都到了,袁文弼就開門見山起了正事:“今請大家來,就是一起商議這鹽田開發的事,這是村子裏的大事,大家都有份,這件事辦好了,我可以保證,大家都有錢賺,以後不用再辛苦打漁,也能舒舒服服的過上好日子了。”

聽到這話,雖然還隻是個空頭餡餅,大家的臉上還是露出了期待的笑容。

袁文弼接著道:“先來一這開挖鹽田的事,現在開挖鹽田,有兩個法子,一是雇人開挖,每個工每五十文錢,若是有大嬸大嫂也願意來幫忙,當然也歡迎,每四十文錢。”

“第二個法子是,把鹽田開挖的事,包給各家各戶,以十畝鹽田為一個單位,開挖好了,一並給工錢五兩銀子,可以一戶單幹,也可以幾戶人家一起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