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如你所想,這裏是大學(1 / 2)

經過幾天的寢室生活,一零八寢室成員已經打成一片,稱呼不再拘泥於網絡昵稱,我們也緊隨時代潮流已經從線上發展到了線下,直呼大名。而人物性格也可以暫時用各色俱全來形容,至少才來學校的第一周我這麼認為。我們幾個的排名大概是為了提醒我們哪天該吃生日飯了,該小酌狂飲改善夥食了,其他根本派不上用場嘛。

正如我初來沈陽那天聽到的,活潑開朗,有時還頗具趙四風範的東方成了老二,並且是千年那種,給我的感覺是這個人不穩重、浮躁,和我不太像一個籠子的鳥,但有時又很熱心,熱心的我有點盛情難卻。左昆侖穩坐寢室老大的交椅,全是因為我的生日排在了第三,但我們三個的生日僅僅相差了兩個月不到,所以有時候,我經常會冒充老大做一些不經過大腦的事情與決策,冒充大尾巴狼。左昆侖這個人呢,經過我五六天的觀察,還有待進一步觀察。存在感超低、不怎麼言語的李涵宇名正言順的老五,還有兩個回到寢室才看到的有暴力傾向的呆萌老四鮑春陽與土豪老六白木。

大學的新鮮,其實並不在於它的本身,而是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有一批新鮮血液的注入,讓大學得以永葆青春、激情與活力。S大也不例外,開學季的車水馬龍,也真是名副其實。學哥學姐在舞台上賣力的唱歌、表演著,對眼前事物尚存新鮮感的學弟學妹在台下如沐春風的看著一切。路邊展板上的內容被身邊的人用言簡意賅的語句喊出來,像是街頭叫賣,不錯,這是學校的各類社團在招新,而這一切在開學報道周的周末也已臨近尾聲。

讀過大多數詩人筆下的秋都淒涼寂寥,而這裏的秋,卻熱鬧非凡,我想那些千古流傳詩篇的誕生,大抵與詩人當時所處的環境與自身情緒有關。學校裏的各種林木很是茂盛,葉子還未露出泛黃的跡象,街道兩旁的花兒卻有些猶豫不決,不知道該怎麼樣對待這個銜接綻放與凋零的季節。

遠離了那些車水馬龍的喧囂,與東方分開後我獨自在“故園”中散步,腳下青色的石板路,一階一階的石板已被歲月打磨光滑,石板縫隙中小草傾盡全力的掙脫石板的束縛,周而複始,與這裏的學子一起成長。抬眼望去,“故園”二字鑲嵌在一段斷壁殘垣中,鐫刻的文字也已褪色,我猜那原本應該是墨色,也隻有墨色才能配得上它的恢宏大氣又不失穩重的書法。這段斷壁殘垣被一大片綠草地與幾顆上了年紀的林木包圍,而背後就是學校的主建築,昨天剛舉辦完迎新晚會的歐式禮堂。尖尖的鍾樓與白雲相間,恰似靜止的指針繞著年輪走了半個多世紀,現在指針停留在十點鍾的位置。聽學校的老師講這段殘牆的位置原來是一座武器實驗室,而S大的位置是戰爭時期日軍的兵工廠,日軍戰敗撤離沈陽時,為了銷毀一些犯罪證據炸毀了實驗室,兵工廠的一切生產設施也被帶走或拆除,留下了這段殘牆。故園的名字也正是由此而來,為了銘記曆史,珍愛和平。我不禁想起岑參的那句“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戰火致使人民顛肺流離,遠離故土,眼前的和平安寧如此不易。

斷牆周圍,三三兩兩的學生坐在草地上抱著厚厚的書本微笑交流著各自的見解,也有三五成群的學生抱著吉他在樹下一起歌詠青春,更有甚者戴著耳機拿著書本口中振振有詞在這綿長交錯的石板路上來回踱步,剛剛路過我身旁這位哥們兒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