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窗外異鄉亦故鄉(1 / 3)

開學如約而至,望著姍姍來遲的錄取通知書,我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悅,視線始終不願離開那一紙薄薄的通知書,上麵清晰地印著我的名字,注定這將成為我青春裏濃墨重彩的筆。

長時間的在貼吧裏潛伏,我已經摸透了學校的報道時間,遼寧本省8月31號報道,外省全部次月13號報道,我很是不爽,難道是要搞地域歧視不成,我相信偉大的中國人民是不會允許教育局這幫教育積極分子這麼做的,我抱怨道。

我習慣了凡事不麻煩家人,也就推脫爸爸媽媽要送我去學校報到的請求,“我又不是小孩子了,都快二十的人了,你們老把我當小孩看待。”

“我們不是不放心嗎?”媽媽關切地說。

“我知道,你們就放心吧,我和我同學,我們倆考到一所學校了,一起走沒事的,再說了,他不是有家長陪著呢。”我還是堅決反對老爸老媽要親自送我去學校。

早早的起床收拾好一切關於自己的物品,告別了家人坐上了開往城市的客車。第一次離家遠行,我想我是狠心的,連頭也沒回一下,又或者我害怕回頭後會不爭氣地掉眼淚。

孤身一人的火車站未免有點淒涼,我站在這廣場的中心,迷茫的望著,偌大的城市被無數列縱貫於中國的鐵路串連,載滿對前方信心滿滿又迷茫不知的人們駛向不盡相同卻又出奇相同的目的地。

車站廣場被龐大的人群占領著,熙攘著,喧嘩著,拖拽著,形成一股強大的聲波震動著我的耳膜,麵對著擦肩而過的陌生人,我有種說不出的感受。還好事先與幾個新夥伴打好招呼接站,要不然也真叫一個淒慘。

寬敞明亮的候車室也許每天都是這樣忙碌,一刻也享受不到清靜,但恰恰這樣能讓這些匆匆過客感受不到奔波的孤獨與辛苦。座椅上、過道間,嘈雜的人群或坐或站與他們融為一體的行李猶如一成不變的雕塑,想要化為不朽的豐碑,卻又無奈自己隻是一塊補天所剩的石頭被棄入到凡間。

車站廣播中傳來列車到站的聲音,“各位旅客,T73列列車,馬上就要進站了,請各位乘坐T73列車的旅客做好檢票準備。”霎時間,雕塑們全部被賦予了靈魂,全部蜂擁而至檢票口,把明明站在檢票口前麵的拎著大大行李箱的我硬生生地擠到了開往其他城市列車的檢票口前。

我小心翼翼的擠過拎著行李匆匆入座的旅人,拿著車票對照著滿車的座位號找尋著自己的最終坐標。第一次乘坐火車慶幸的是我買的票恰巧靠近窗口,可以欣賞沿途迥然不同的風景,但這也隻是風景,依然抵不過第一次離家的惆悵。在家中說的關於去學校報道的一切,不過是為了讓家人放心,才謊稱有同學一起出行。其實哪裏有什麼同學呀,全班考到外省的就八個,而選擇沈陽的就隻有我自己。

終於安頓下來了我自己與格外沉重的行李箱,我是不會告訴你我行李箱裏麵有許多小說與數碼雜誌的。車上的乘客也許都在想辦法如何在這次長途旅途中消遣自己,以至於不那麼無聊。列車員還未等人們安下心來享受列車時光的開始就準備叫賣著各種鐵路特供商品。

“能幫我放一下行李嗎?”

“啊?”我剛剛神遊起來,就聽見一個氣喘籲籲的聲音在耳邊呼喚著我,我用抬頭瞬間僅有的三秒時間腦補了一下這個聲音的主人。女神?女漢子?待到我再次完成擺放行李的動作後坐下來,才看清楚她的樣子。

“謝謝。”

“不客氣。”

女孩隨後在隨身包內抽出一張手帕紙輕盈的擦拭了下我旁邊剛才被我踩過的座位,然後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