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辰海還在,那麼自己就還有能力保護自己想保護的人,即使是如何的渺小。
被這麼一阻,少年反而留了下來。
他忽然想到了那些尊稱自己為‘先知’的祭人,想到他們熱情,想到他們的淳樸,想到了他們的苦難,想到了他們的堅持,想到了他們……的夢想——重返光明之土!既然自己是他們的先知,那麼自己就盡一分作為先知的力量吧。
他把腳步收了回去,轉身看著一篇篇文字。細看之下,才不得不驚歎:這、這就是祭陣,這些就是祭人的皇承!?
本來對界陣就有一定認識的少年,知識儲備不是一般的高。他可以看出界陣和祭陣之間最大的區別不是構式和契紋之間的區別,而是位麵之間的區別。
簡單來說,界陣是呈單麵狀態,是一個平麵的縱橫向發展;而祭陣則是立體麵,多個位麵並立的現象。一個單麵,一個立體麵,這就是界陣和祭陣的區別。單從這一點來看,祭陣的確比界陣發展的更為深奧。因為多麵發展肯定比單麵更難,麵與麵的連接、麵與麵之間的支持、麵與麵之間的結構等等,都是難以解決的難題。
現在祭陣就是解決了這些難題發展起來的產物,怎麼不讓少年驚歎呢!
問題是,從發揮的極致來看,界陣似乎更為出色。為什麼這麼講呢,從現在來講單麵的界陣已經被研究的相當徹底,這種徹底的研究使用界陣進入了術印時代。
術印就是界陣的發展到了極致的產物,可以說是界陣的濃縮版。術印的出現,不是界陣的終結,而是以另一種形式的出現,可以說是一種新的開始。經過這麼多年來的研究,術印的衍生了其他印體,比如文字影像方麵的幻印,又比如服務於生活的動印。
因為單一而專注,因為專注而專業。
正所謂,一招鮮,吃遍天。術印的高度發展已經達到了橫霸天域這個地步了。
當一樣事物發展到了極致其實跟很多東西都是一樣的。當界陣發展到了術印,並配合手爵,那麼它的影響力大到改變一個天域,乃至於現今——印學依然是天域的最頂尖鏈層。
單一因為簡單而容易發展,所以界陣時至今日依然維持在它的鼎盛狀態。
至於祭陣,雖然它比界陣更為厲害,但是實在太多複雜了,而且它的應用僅限於祭壇的使用。在實際戰鬥上,它起到的作用就不是很大。這一點,少年在祭壇那些破碎的畫麵上可以看出。當時祭人背靠祭城,除了阻擋,也沒看到什麼攻擊性表現。
這些祭陣隻適合守護,這是少年的理解。
如果有一天把這種祭陣發展到類似術印的存在的話,那麼祭陣才是真正的崛起了。問題有人做到嗎?所以祭陣注定沉淪在這個地域裏。
少年此時的思路無比清晰,不禁大膽猜測,斷域的沒落是不是因為祭人發現了祭陣的存在,威脅到了傳統界陣的存在,從而遭受其他勢力的打壓呢?那麼那種全新體係的力量是不是就是支持祭術的運行而創造出來的呢?
他隱隱約約感覺自己觸摸到了曆史的真相。
如果這是真的話,難怪那些破碎畫麵中出戰的祭人這麼少,原來是因為難度的問題。估計當時這種祭術或者祭陣剛剛出現沒多久,還停留在初始的狀態。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難怪其他勢力要聯手滅了祭人。剛停留在初始階段的祭術已經如此犀利,讓他們發展起來,其他勢力還有生存的餘地嗎?那祭人真是多災多難,新的事物的發現還沒有完全體現出來就給人抹殺在萌芽狀態。
如果這是真的話,那麼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天域沒有斷域的記載,因為那都是一段不光彩的曆史。無論當時人怎麼美飾,但人們內心肯定有它的想法在的。試想一下,幾個人群毆一個人這事會很光彩嗎?打贏還可以說這是戰術,都跟人同歸於盡了,還談啥戰術呢。
少年把思緒收了回來,專注在祭陣上。
既然他想到要幫助祭人,那麼就要從祭陣開始了。因為要想重返光明之土,離開斷域,那必須開啟傳說中的天梯,要開啟天梯,就必須打開類似祭城的神聖祭壇的三座子座。問題是,他確實不知道三座子陣開啟方式,同時他也弄不懂這三座子陣和雪山祭陣的聯係到底在哪裏。
不懂就要搞懂,這是少年學習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