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域。江邊。枯木。
真的做到了,老人雲師這次感覺到了,小孩的辰息的確在一刹那間離體了。雖然時間短了可憐,但依然逃不過老人敏銳的感覺。一般情況在製印鐫刻時,把辰息附在辰筆上,透過辰筆這個媒介來鐫刻製印。離體的辰息,那不是——老人不敢想下去了,這個孩子不為人知的秘密真多,估計連他也不知道。
千叮萬囑不要讓其他人知道自己的辰息能離體這事,老人才放小孩去抓魚。
小孩的思想很單純的,經過剛才對辰息的實驗後似乎已經把爺爺吸食卡羅蘭種子的事忘得一幹二淨,在江邊抓起魚來。少了小雲猊這個捕魚的能手,小孩也不怕勢單力薄。他把一根硬樹枝一頭磨尖,在江邊的大石上蹲伏了起來。
此時,黃昏吊果已基本暗下來,隻有那麼一絲的光線掛在那。江水折騰了一天,慢慢地趨於平靜,就像頑皮的小孩在入眠後的安靜。燈果餘光撒在水麵上,如處子的溫柔,輕輕地,柔柔地,親吻著。
小孩此時的神情很認真,雙眼專注水麵。沒有人知道此時他在看著水底動來動去的遊魚,不是感覺是看,真切地看著。他的雙眼可以無視黑暗,透過層層江水,直窺水底。
嚓,小孩猛地把樹枝往水裏一插!
啪啪,中了,一條肥大的遊魚!
被串在樹枝上的這條肥大的遊魚動來動去,彈得小孩一臉水。小孩擦了擦臉,彈彈魚頭,對自己的出手還算滿意。他興高采烈地把魚交給爺爺,讓爺爺先烤著。老人笑著接過肥魚,找個硬枝串起來,放在火上烤。小孩繼續再去插魚。
魚香溢香,帶著食欲的引誘香遍這個江邊。
小鳥不知道這是什麼,好奇地看著那香處的來源。
沒有調味香料,有的隻是倆爺孫對生活的渴望。隻有紮在平凡的生活,他們才感覺到對方實實在在的存在,就算多年來一樣。這是親情的默契,如魚不能離開水,如鳥不能離開天空,如他們相濡以沫。
次日,老人做了兩根簡單的拐杖用來支撐著身體,並儲備了許多果子當糧食。
他們要離開這裏了。
當年老人的雙腿齊膝對上兩寸斷了之後就給自己裝了個護蓋,材料很罕見,這麼多年了都沒對斷口處造成什麼不良的影響。好多年了老人都沒試過這樣走路,看來界者對手爵的依賴還是相當嚴重。當初怎麼就沒想多後備幾個手爵呢?
老人和小孩告別了小鳥,開始沿著大江的逆流而上。
小鳥不明所以地跟了一段之後,最後知道他們要離開了,才依依不舍飛回了天空。
在一片密林裏小孩找到了兩根雲刺,尖銳可貫穿金石之硬。那是在一種參天刺樹上扳下來的。這兩根雲刺一頭尖一頭鈍,有一引長,約小孩的手臂大小粗,材質特殊質硬無比,小孩試過能把它插入石頭上而雲刺無損。要不是老人找來一種可以腐蝕雲刺與刺樹的植物汁,相信要用手扳下來不是一般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