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平地起波(2 / 3)

說實話,我不喜歡去西苑兒學那勞什子的古箏。與其說是不願意去學,倒不如說我並不喜歡去西苑兒。阿瑪把那幾個姨娘都安置在了西苑兒,我和額娘還有幾個哥哥姐姐,都在東苑這邊住著。

這宅子的前邊兒是接待外客的,我們內院兒的,是不能去的。隻有逢年過節有什麼宴請的時候,額娘才會到前邊兒去。我和哥哥姐姐們也會出去見見客,可是那幾位姨娘,都是不能出去的,她們隻能老老實實待在後宅裏。也惟有這時候,我才會覺得,額娘的地位確實比她們高,即便是阿瑪不是最疼額娘的,但是位分還是在這裏擺著的。

咱大清朝最忌諱的,就是府裏邊兒‘寵妾滅妻’的事兒。這些個,我都是聽著額娘的陪嫁嬤嬤李氏說的。她總是和額娘說著:再鬧騰,也翻不過個天兒去,那幫狐媚子不都沒有正經的名分嗎。爺雖然接了她們回來,但也隻不過是圖個新鮮而已……

唉,這些話兒,我都聽了八百回了,可是額娘還是沒有高興過一天。

其實這後院兒裏的事兒,我都明白。她們都當我還是小孩子,但是我從下人們的嘴裏,都聽了個七七八八的。阿瑪的事兒,我並不願意去想,隻要他對額娘不過分,我都不會去多說什麼的。要是他有一天容著那些個西苑兒裏的欺負額娘了,我可是不會忍氣吞聲的。府裏還有媽媽(mama祖母),媽媽是最最喜歡我的,她總是說我才是府裏最精貴的孩子。我才是她的嫡親孫女兒。所以要是阿瑪縱容著西苑兒裏的欺負額娘的話,我就告訴媽媽,媽媽會給額娘出頭的。

“二格格,您快下來吧。貝勒爺和大爺進府了。”去給我買驢打滾兒的小哈哈珠子一臉慌張地跑了進來。懷裏捧著用油紙包好的一兜子的吃食。

我一聽到這消息,也顧不得什麼了,幹淨從假山上退了下來。阿瑪和阿牟其(amji伯父)怎麼這時候回來了?

他是阿瑪的大哥,不過他們不是一個額娘生的。阿瑪是瑪法(mafa祖父)的嫡子,所以承了爵位。而伯父隻是庶子,所以即便是他為長,現在也不過是閑散宗室而已。

從假山上下來後,我接過了哈哈珠子手裏的驢打滾兒,那香香的豆麵兒味兒特濃,忍不住就拿起一個塞進了嘴巴裏麵。

福公一把從我手裏奪了過去,“格格,您剛剛爬了山,這會兒洗手了嗎?待會兒吃著不淨的東西,肚子疼了可怎麼辦?先回屋淨了手了再吃吧。”他始終是皺著眉頭的,對於我的行徑,也總是無可奈何。,當時那股子亂勁兒,到現在都會讓人覺得恐懼。

在惴惴不安的氣氛中,外麵的槍聲越來越緊,火光也越來越大,街上已經不能通行了。吵鬧的聲音很大,下人們也都忍不住開始議論了起來。是啊,關乎到性命的時候,又有誰能不怕呢?

兵變的第二天,各國借口保護使館,紛紛調兵進京,日本軍隊調來的最多。整個京城裏的人,大有惶惶不可終日之惑。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了三月十日。袁世凱和南京臨時政府商議了六條協議,這才逐漸穩住了局勢。

後來,大哥不知道通過什麼渠道打聽出,說是二十九那天的兵變,是袁世凱授意他的親信曹錕幹的!

經過這件事以後,阿瑪和額娘終於意識到一件事,那就是,大清國真的已經不存在了。

我們這些所謂有著高貴血統的‘天潢貴胄’、‘金枝玉葉’,再也不能得到以前的那種待遇了。甚至連性命都可能不保,隨時生活在惶恐和動蕩不安之中。

阿瑪的歲俸銀和祿米都停了,我們再也不是‘皇室’的成員了,現在我們隻不過是普通的百姓而已。不,甚至連普通百姓可以過的安穩日子,我們都不能得到,因為我們是曾經的‘皇室’,我們是所有人所關注的對象。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的,第一個受難的,就是我們這些人。

“什麼?爺,您再說一遍……您說……”正在吃飯,額娘手中的筷子聽到阿瑪說的那句話後,‘叮當’一聲,掉在了地上。

在一旁伺候的李嬤嬤趕緊上前為她換了一雙筷子。

“太妃傳旨,讓你帶著毓蓉進宮。”阿瑪的語調沒有絲毫的變化。這幾年來,他越發地不愛說話了。

打從京裏出了‘正月十二兵變’後,額娘就再也沒有出過貝勒府一步。阿瑪突然說宮裏頭要讓遞牌子進去,整個貝勒府便像是沸騰的油鍋裏倒入了一碗涼水一樣,炸開了鍋。

京裏的局勢越來越看不清了,這大清早就亡了,可是宮裏頭總還是……

“爺,您看,能不去嗎?”額娘似乎對這樣的安排有些排斥。現在也不拿俸祿銀子了,這爵位有和沒有是一樣的,宮裏麵的話,是可聽,也可不聽的。找個由頭,也許能打發了去。

“還是進去一趟吧。探探消息也好。”阿瑪直到吃完了飯,放下了筷子才說了這麼一句。

額娘知道推脫不過去,也隻有應了下來。

我不知道這次進宮究竟是有什麼目的。但是和上次進宮的氛圍,一定是不同的,因為上次還是我們大清國的天下。這次,隻有內宮的‘******’還維持著基本的體麵而已了。我已經沒有了上次進宮的好奇和喜悅,有的僅僅是不安和無奈。

第二天一早,我和額娘由阿瑪護送著進了宮,阿瑪在宮門口等著我們。進宮門的時候,我回頭看了阿瑪一眼,他對我點了點頭,示意我不要緊張。看著他有些蒼老的樣子,我心頭一陣酸。他才不過四十多歲,看起來就跟五十多的人一樣了。

由內監領著,一路走進斑駁的紫禁城,這裏的‘前朝’已經不屬於大清了。屬於大清的天下,也僅僅隻有內廷的一部分而已。

走過遊廊,兩旁掛著各色鸚鵡畫眉,台階上坐著幾個穿紅著綠丫環,見到我們後,都起身迎道:“福晉吉祥,格格吉祥。”

額娘擺手示意她們起身。

永和宮為二進院,正門南向,名永和門,前院正殿即永和宮。麵闊五間,前接抱廈三間,黃琉璃瓦歇山式頂,簷角安走獸五個,簷下施以單翹單昂五踩鬥栱,繪龍鳳和璽彩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