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太爺今天明顯很高興。
因為不是誰都有機會過八十大壽的。
在這喜慶的日子裏,聽了這麼多的吉祥話,李老太爺能不高興麼?
就在李老太爺於兒孫的陪同下,一桌桌享受這眾人的吉祥話兒的時候,酒席見突然傳來了一陣歌聲。
一個戴著方巾,穿著一身青衫的讀書人忽然就借著酒意,拿起了手中的筷子,敲起了桌子上的酒杯唱道:“情是紙張張薄,事事如棋局局新。貧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貴人。門前拴上高頭馬,不是親來也是親啊!也是親!”
“門前放根討飯棍,親戚故友不上門。世上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縱令然諾暫相許,終是悠悠路行人。有錢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曽見一人。勝者為王敗者寇,隻重衣冠不重人。三貧三富不到老,十年興敗多少人。在官三日人問我,離官三日我問人。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這一陣歌聲並不大,卻在一片酒席的嘈雜聲裏,顯得格外清晰。
整個前院的賓客都瞬間安靜了下來。
話是真話,卻並不好聽。
那言語之間,可是把著滿座賓客都諷刺了一遍,這就未免有鬧事的嫌疑了。
“這位年輕人,看你也是讀書人,在別人的壽宴上搗亂,未免有些太過了吧!”周易一首歌唱還沒唱完,李家的人還沒表示呢,便已經有人迫不及待地對著周易開火了。
“哦!在下如何搗亂啦?”周易笑了笑道:“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人活八十更不易。前人福蔭有窮盡,福蔭耗盡禍上門!李家的福蔭還有幾多,受得住這烈火烹油,繁花似錦?”
周易一席話說玩,滿場嘩然。
賓客們一個個麵色古怪,李家人更是一個麵色鐵青地向著周易望來,那神情色仿佛要將周易活吃了一般。
什麼是打臉?
這就是打臉,當著這麼賓客的麵打整個李家的臉。
更何況,那最後幾句簡直就是在詛咒李家了。
這還如何了得?
李家的家丁已經飛快地跑了過來,將周易圍在在了中間,隻要李老太爺活家主一句話,周易就難得好手好腳地走出李家的大門了。
好在李家老太爺年級雖大,卻還是沒有老糊塗的。不過深深地看了周易一眼,便一隻手阻止了家丁的魯莽。
“看來這位小哥,也不是一般人啊!可是我李府怠慢不周?若是有什麼抱怨,你跟我說,我李府上下一定賠禮道歉就是!”
李老太爺當真不簡單,人老了,腦子卻一點都不慢。簡簡單單一句話,看似心胸開闊,不計較周易的搗亂,卻無疑把周易推到了“無理取鬧”的那一頭兒。
光看滿院子賓客那一句“老太爺雅量”“李府真不愧書香人家”“這人也太不曉事了,也虧得李府氣量洪雅啊!”,,,,
就知道,這一番話說得有多漂亮了。
雖然裏麵一點都不缺溜須拍馬,曲意奉承的嫌疑。
誰知道,周易卻是一點都不領情,當即將手中的筷子一丟大笑道:“想你李家祖上也曾樂善好施,也成賑災濟寡。要不然哪來的李家子孫進士及第,哪來得這高在大院,賓可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