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無雪之冬(1 / 2)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新年總是要歡歡喜喜,熱熱鬧鬧的。無論什麼煩心事,都是要暫時甩開的。

畢竟無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還是衣冠禽獸的文武官員,然後各地士紳百姓,也都是要講一個新年新氣象,開年好兆頭的。

可老天爺卻似乎存心不想讓萬曆皇帝過一個好年了。

眼見著一冬將過,北京城裏卻一場雪都沒有下過。嚴酷的寒風一次又一次地吹得牆上宮燈東搖西晃,卻總是帶不來半片希望的雪花。

瑞雪兆豐年!

沒有那一場瑞雪,哪兒來的豐年?

這一個無雪之冬,讓皇帝跟內閣都背負上了沉重的壓力。

內閣是主事的,一旦荒年來至,焦頭爛額的肯定是他們。

江山是朱家的,作為江山的主人,隻要腦子裏沒毛病,怎麼可能不關心自己的江山?

萬曆皇帝已經很老了,沉重的腿疾讓他連行走都很困難。朝堂之上的邀直賣名,把皇帝當著博取名聲之墊腳石的官員,讓皇帝感到了萬分厭惡。以至於他二十多年沒有在舉行過朝會了。從而引得天下罵聲一片。

但那又如何?

文官清流們的罵聲能治好他的腿疾麼?

士紳們的義憤填庸能換來一場豐年的大雪麼?

大明走到今天已經兩百多年了,到處都已經是一片千瘡百孔了。

文恬武嬉,國事荒廢。萬曆心中不是不知道。

可他又能如何?

腿疾讓他精力不濟,文官們的集體威逼,讓他束手無策。

麵對著朝廷的混亂,官員的貪瀆,士紳的貪婪,敗壞的超綱,以及空空如也的國庫。萬曆皇帝哪怕有些扭轉,卻一樣無能為力。

皇帝或許可以決定某一些臣子的生死融入,卻注定對抗不了一個階層。

特別是當這個階層已經深入到了朝廷的方方麵麵之後,皇權就已經開始有心無力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兩百年大明,已經病如膏肓。

萬曆在害怕,他害怕大明的江山會毀在他手裏。以至於每次隻要一聽到哪裏受災,哪裏有出了亂子,就一陣心驚肉跳。

因為朝廷沒錢。

他拚著天下士紳如潮的怒罵,拚著在史書上留下一個昏君的罵名,也堅持讓太監去收稅。

不就是因為缺錢嗎?

幾十年如一日,萬曆皇帝總算積累下了一筆銀子。本來是要留給下一任皇帝的。

因為萬曆皇帝清楚,官員們是靠不住的。因為江山是主家的,官員換了一個主人,照樣當官。

所以真的到了緊急時刻,能挽救大明危亡的隻有內庫之中,皇帝自己的銀子。

可天不遂人願,一連三次大戰,而偏偏國庫裏空空如也,以至於連開拔軍餉都拿不出來。

萬曆皇帝不得不開始用內庫去補貼軍費。以至於到現在,連內庫都空了。

一整個冬天沒有見到雪花,如何能不讓皇帝心急如焚。

無雪代表著來年的災荒。

天災之下,流民遍地。可如此情形之下,皇帝拿什麼去賑災,去鎮壓動亂?

皇帝已經沒有了過年的心思了。看完了一本又一本,全國各地送來的“今動無雪”的奏折。心中一陣哀聲歎氣,以至於鄭貴妃派來的宮女都在大殿外晃悠兩回了,都沒有半點反應。

直到鄭貴妃親自來請,萬曆皇帝才萬般無奈地丟下了奏折去後宮休息。

“陛下,你在煩什麼?”鄭貴妃見得萬曆皇帝一派滿腹心事的發愁模樣,又想著馬上要過年了。一時忍不住,便問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