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八章 意外之獲(1 / 2)

秦平內心徹底崩潰了:“清王朝是什麼鬼?這個世界曆史跟我們那邊是一樣的嗎?難不成鏡世機弄錯成時間旅行了,可乾隆也不是清朝最後一個皇帝啊。大允國是從哪冒出來的?民國呢?中華人民共和國呢?”

“冷靜,冷靜!先聽聽是怎麼回事!”秦平又喝了一口水,很快平複了自己激動的心情。

隻聽羽行空接著道:“自天晶降世後,地方天災橫起,水旱無收,又值蝗災四虐,鼠害遍野,不知死了多少人,加上乾隆晚年好大喜功,極喜奢華,惹得吏治腐敗不說,國勢更是衰弱。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於是紛紛揭竿起義,而太祖聖帝便是其中一員。”

“太祖聖帝姓黃,出生於一普通農家,從小生性豁達,卻極有遠慮,常能有非常人之想。在四方起義中,數十次抵抗前朝的鎮壓而不倒,最後更是聯縱其他起義軍,曆經數載,終於推翻了清朝,建立了大允國。”

秦平道:“推翻舊朝,建立新朝,這樣的君王也有很多,為何你對這位太祖聖帝如此佩服呢?”

聽了羽老一席話,秦平內心倒覺得平常,所謂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開國的君王倒也不少。

“秦老弟,你是外邦之人,是不知道本朝開國的事。太祖建國固然了不起,可更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建國後的政舉。”羽行空欲言又止,分明是想吊吊秦平的味口。

“羽老哥,那你就別賣關子了,也讓我這個外人長長見識,了解到太祖的偉大之處。”秦平表示該配合您的演出還是盡力表演,於是裝出非常心急的樣子。

“太祖建國以後,任用賢能之士,推行仁政,減免全國賦稅,與民休養生息,很快地讓百姓安居樂業起來。待舉國安定後,太祖推翻以往不公平之製度,建立合理法製,更是讓天下臣民歸服。最令人稱道的是,太祖晚年居然試圖推行上古君製,要效仿堯舜,將帝位禪讓給天下最賢能的人。”

聽到“堯舜”二字後,秦平內心剛平複的波瀾又洶湧澎湃起來。他已經察覺鏡世的曆史可能與地球的一樣,至少乾隆五十年以前的曆史是一樣。至於為什麼一樣,後來又為何變得不一樣,這都需要以後的調查。

“秦老弟,就此一點,你說太祖可敬不可敬?”羽行空眉色飛舞,看上去好似在炫耀。

“可敬是可敬,但會不會造成更多的麻煩?既然太祖乃千古明君,我想,久亂必思安,應該會有很多人反對的。”

羽行空聽後一拍雙手,道:“老弟果然聰慧,太祖恩澤天下,眾臣是極力擁護的,他們怎麼可能讚同禪讓製。可太祖見眾臣反對,說到‘縱觀曆史,朝代興替,萬千帝王皆宣揚君權神授,可這無非是私天下的借口。這天下被一人私有,若為君者昏庸糊塗,常以一己之喜好行事,必惹侫臣軒軒,忠臣愴愴,到時朝局一敗,地方也就跟著混亂,那百姓還有好日子過嗎?天下為天下人之天下,權當為民授,上位者須選賢能而立,他們要心係百姓,胸懷天下。眾臣工,難道不想君臣共治,天下為公嗎?’眾臣一聽,全都跪在了地上,有的嚇得直哆嗦,有的伏地感泣,可還是無一人讚成。”

秦平聽到這裏,心生懷疑:有沒有這麼高覺悟的人啊?作為一個封建王朝的開國君主,居然對這至高無上的權位沒有一點貪念,還他丫的主動想到禪讓。

“羽老哥,那後來呢?到底有沒有推行禪讓製。”秦平越聽越覺得有意思。

“當然沒有,眾臣不敢,更是不願。太祖隻能退而求其次,又在三書六部之外成立了天麟閣、天灋司和十老會。這裏特別說一說十老會,它由十個剛直無畏且能力出眾的官員組成。當年聖帝怕君權專製誤國,特意擬定了一本《限君行言》,由十老會掌管,一旦君王失行失言,十老會便可持《限君行言》上諫,以正君道。”

“這居然有君主立憲的味道在裏麵,這個太祖聖帝可不一般啊。”秦平內心十分驚訝。

“秦老弟,現在覺得如何?”

“了不起,當真了不起,聖帝一心為公,猶勝堯舜,猶勝堯舜。”

秦平可不是拍馬屁,要真是乾隆時期,在那個環境下,有如此超前的想法,真是有些可怕。

羽行空聽了秦平的話,也是哈哈一笑,十分得意。

“不聊這些了,秦老弟,以你這樣的木筏,到岸上可能要有些日子,不如待我完成賭約,一同上岸如何?”

“可以是可以,但我們可沒羽老哥這騎乘鯨魚的本事。”

秦平表示非常不妥,可鐵嶽倒是一幅躍躍而試的樣子。話說,三日內身體不離開鯨背,羽行空這個老人是如何堅持的?

“老弟誤會了,這畜牲是我那位老友養的。前些日同老友喝了一點酒,酒意上來,便有了這個賭約。待賭約完了,那位老友自然會來接人的。我雖然有些閉氣的功夫,但要我再待在這畜牲背上多些時日,那可受不了。”

羽行空話音剛落,水麵下的那頭虎鯨忽然從鼻裏噴出一口水柱,巨大尾鰭在海裏上下擺動,頓時引來一層浪花。鯨背上的木筏被波浪晃了一下,秦平猝不及防,險些栽倒在水裏,幸好鐵嶽眼疾手快扶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