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BSC的臨床科室績效考核指標體係構建探討
醫院管理
作者:魏麗娜 陳潔 安娌
摘要:本文借鑒平衡計分卡的管理理念,以醫院戰略為導向,結合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方法,探索構建適合醫院臨床科室發展的績效考核指標體係,以更好地體現醫療工作的技術和風險價值,同時體現出手術科室與非手術科室不同的績效考核。
關鍵詞:平衡計分卡(BSC)臨床科室績效考核指標體係
一、平衡計分卡(BSC)與臨床科室績效考核
1.平衡計分卡(BSC)
平衡計分卡將組織的戰略願景分為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4個維度,這四個維度存在因果邏輯關係,顧客維度反映醫院的醫療工作量和患者滿意度狀況,內部流程維度反映醫院醫療質量和內部管理水平,學習與成長維度反映醫院技術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財務維度是在上述三個維度基礎上達到的運營效果。
2.臨床科室績效考核
醫院臨床科室績效考核設計的難點在於:如何對具有不同專業特點的臨床科室進行績效考核指標設計,確保公平性和有效性。我們用經濟、患者、內部流程及學習成長四大層麵,9個一級指標。但在細分的不同專業領域,又具有很大的差異性,手術科室主要通過外科手術進行治療,而非手術科室主要通過判斷病情,藥物治療。手術科室在醫療效率、醫療質量上需要進一步體現,提出相應的指標,並占有更大的權重。由此,需要清楚地細分手術科室與非手術科室的績效考核二級指標,並根據不同的指標設置權重。
二、臨床科室績效考核指標設計的原則
一是戰略一致性原則。二是科學評價原則。三是遵循SMART原則,即具體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具有挑戰性的(Attainable)、相關的(Relevant)、有時限的(Time-based)。實施過程中還要關注績效考核指標的可操作性和數據的客觀性。四是代表性原則。五是導向性原則。
三、臨床科室績效考核指標體係的構建
我們主要是運用綜合文獻分析法和德爾菲法(Delphi Method,亦稱專家谘詢法),查閱公開發表的論文及著作,通過歸納、分類,尋找和確定需要考核的關鍵業績指標,然後再運用層次分析法,對選定的指標權重進行量化。
1.遴選考核指標
在分析手術科室和非手術科室的崗位後,根據崗位說明書,將其性質、任務、責任、權限、工作內容和方法、工作條件、醫師的任職資格等進行規整,通過第一輪德爾菲法,根據專家意見,在基於平衡計分卡的四個維度,篩選並提取出九個一級指標,包括經濟收入、成本控製、患者滿意度、患者費用負擔、醫療效率、醫療質量、醫療安全、學科建設與技術發展、團隊效果與醫師成長等共同運用於手術科室與非手術科室,再從二級指標體現手術科室與非手術科室的績效差異性,指標差異主要體現在內部流程層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