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企後離退休人員的待遇問題是改企方案製定的關鍵性問題,前幾年改企後出現上訪事件頻發的原因多數是和待遇問題有關的。目前,河北省能用的政策就是冀勞社【2000】2號文件精神,即我們常說的97531政策:第一年退休發給待遇差的90%,第二年70%、第三年50%、第四年30%、第五年10%;滿五年以後退休的不再發給該項補貼,待遇差補貼實行退休時一次核定不變的辦法,過渡期內退休的人員,核定的補貼標準與按企業辦法計算的養老金之和,不得高於本人按原事業單位辦法計發的退休金。有條件的單位可以建立補充養老保險。
上述政策直接導致了事業單位改企積極性不高,甚至是抵觸改企政策的實施,主要存在的原因是,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的待遇存在很大的差距。簡單做了個測算,以2012年1月1日為時點,男職工,60歲退休,工作年限在35年左右,從高級職稱、中級職稱、技師3個專業技術級別,經測算:
副高級職稱差別:事業單位退休金,3100元;企業退休金,1800元。差額1300元。
中級職稱差別:事業單位退休金,2900元;企業退休金,1750元。差額1150元。
技師:事業單位退休金,2900元;企業退休金,1700元。差額1200元。
從上述測算也不難看出,由於事業單位和企業存在比較大的待遇差,導致單位改企積極性不高。我局自90年代初便按照事業單位的標準繳納養老保險,到現在臨近退休人員已經繳納了20多年,退休按照企業退休,職工心裏上存在不平衡。同時近幾年事業單位的增資幅度要遠遠大於企業,也導致改企後的單位退休職工心存不滿,容易形成大規模的群體上訪事件,給社會帶來不安定因素。
解決這一問題,我感覺應該采取不同單位不同政策的辦法,像我們河北水利工程局繳納事業養老保險已經20多年,在涉及退休人員待遇時應充分考慮這一因素,可以在計算退休工資待遇上按照比例予以考慮,按照繳納事業單位保險和企業單位保險的比例來計算養老保險待遇,這樣無論從心裏上還是從待遇上均能得到平衡。例如:你參加事業單位保險20年,企業保險5年,這樣你的退休待遇按照事業標準的80%、企業標準的20%合並計算。
待遇問題是改企工作中的關鍵性問題,直接關係到企業的後續發展問題。製定改企方案應充分考慮職工的心理問題以及事業單位與企業的待遇差問題,這些問題解決的好與壞直接決定了改企的成功與否,要能站在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去分析問題和研究問題。
四、政府部門、社保機構等上級部門應主動承擔部分改企成本,降低改企風險
事業單位改企主要是兩個方麵的問題,一是“人到哪裏去”,二是“錢從哪裏來”。我們水利工程局原是事業單位,一直從事水利施工,修水利,建大壩,為社會的公益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修建的崗南、黃壁莊水利造福一方,多個單位受益。而工程局麵臨的人員安置問題,職工退休後的待遇問題,造成巨額的改企成本,無力承擔,而目前的政策需要積極地與上級部門來彙報溝通,盡最大力度地去要政策、爭取政策。因此我認為,在改企方案的設置上,政府部門以及社保機構應充分考慮改企單位的實際困難,考慮事改企單位原來的貢獻程度來製定相應的改企政策,特別是從資金上應給與大力的支持,主動承擔改企中的部分成本,這樣改企工作才能順利進行。
總之,事業單位改企工作是個非常艱巨的工作,但也不是不可能解決的問題,隻要涉及各方都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走群眾路線,在製定政策時始終以群眾利益為中心,相信事業單位改企工作會取得圓滿的結局。
參考文獻
[1]冀勞社[2000]68號,河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關於事業單位轉製後養老保險有關問題的通知
[2]冀勞社[2002]51號,關於事業單位轉製為企業前已經離退休人員待遇等問題的通知
[3]江豔玲.人力資源流程設計與製度範本.化學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