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煤製油企業成本核算改進措施
(一)加強成本核算基礎數據管理
成本核算精確與否關係著企業的發展壯大。成本核算離不開生產一線提供的基礎生產數據。比如流量儀表,這些基礎工作有些可以在生產過程中逐漸完善,但成本核算基礎工作更應該貫穿企業興建之初及生產全過程中去,也就是說,從項目建設開始就應該認真考慮和生產成本核算相關的基礎設施、計量儀器儀表是否完備和準確。
煤製油企業生產裝置多,工藝複雜,各個生產裝置應指定專人負責統計在生產過程中原材料、化工三劑、動力等投入產出的基礎數據,在月末及時上報。對於計量儀器儀表不完善的要請專業人員想盡辦法安裝或更新,對於在讀取數據中不準確的儀器儀表要在第一時間進行校正。
(二)結合作業成本法改進現有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應該與企業的生產工藝、生產特點相適應,應當與成本管理、績效考核相結合。煤製油企業在成本核算上主要是借鑒製造企業所采用的聯產品係數法,其成本核算程序比較簡單。由於成本核算簡單,企業隻能將成本管理的重點集中在“產品”這一層次上,不可能深入到每一個“作業”層次。因此,這一成本核算模式不可能實現成本核算與成本管理的真正相結合,也不可能將成本核算與企業績效考核相結合,也就不可能調動廣大員工參與成本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真正關心產品成本管理的隻是與最終產品成本高低相關的少數高層管理人員。從成本管理角度來講,最終的產品成本信息並沒有多大實際意義。成本核算的目的是為了成本管理,所以,煤製油企業目前采用的聯產品係數法的成本核算體係尚沒有進入成本管理會計階段,隻是進行了會計核算,並沒有真正實現成本管理,不能為成本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持。從這種意義上講,作業成本法比產品成本法更實用和更有效。
煤製油企業應結合生產實際狀況,充分利用sap係統的集成性、先進性,開發實施基於作業的成本管理係統,將現在的以產品為中心的成本核算逐漸轉變成以作業為中心。把能獨立進行投入產出的生產活動定義為一個作業,作為最小核算單位,比如熱電中心、質檢中心可以作為一個最小核算單位;有多個獨立作業的生產裝置就細分為工段,比如凝結水裝置、汙水汽提裝置、汙水處理裝置可以分別作為一個工段;擁有多套生產裝置的聯合車間則作為一個作業中心,比如煤液化生產中心可以作為一個作業中心,中心所屬的液化備煤裝置、煤液化裝置、加氫穩定裝置、加氫改質裝置可以作為工段。在煤製油企業作業成本核算中,可以按柴油和汽油分別確立兩大生產流程,確認相應生產成本核算作業點,每月進行統計,形成作業成本核算框架。
四、結束語
在煤製油企業產品製造成本結構中,洗精煤占整個製造成本的25%以上,材料成本分攤是否準確合理直接影響到各種產品的成本。由於煤製油行業在生產工藝方麵的複雜性和在成本核算中的特殊性, 這種方法其實也就是一種折衷處理的辦法, 如果要真正實現精細化管理, 上升到完全成本控製角度, 還是應該考慮盡量對全產品, 全過程進行測算, 結合作業成本法製定適合自己企業的成本核算方法。這樣做的好處是使公司生產成本處於受控狀態,有利於及時消除不增值因素,增加增值作業,促進效益增長。
成本核算關係到企業的興衰與可持續發展。當前,煉化企業產能過剩,煤製油作為生產柴油、石腦油等產品也受到了供大於求影響。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加強和完善成本核算管理是每個企業必須重視的事情。煤製油企業成本控製存在著直接材料成本偏高、直接人工成本逐步上升、製造費用難以控製等問題,因此企業要認清存在的問題,改進成本核算方法,建立目標成本控製體係等的措施和方法,做到“事前預測,事中控製,事後分析”來有效的控製企業的製造成本,從而提高企業在煤化工行業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楊富榮.淺談傳統成本核算方法及作業成本法[J].價格月刊,2006
[2]遲穎.淺談作業成本會計在我國製造企業中的應用[J].中國集體經濟,2010
[3]張麗.淺議煤化工企業加強成本控製的對策[J].財經界,2010
[4]馬成升.化工作業成本法的工業應用探討[J].煉油與化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