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應付賬款長期掛賬現象研究(2 / 2)

同時長期拖欠貨款會損害企業信譽,不利於保持與供應商的良好合作關係,會無形增加企業的信用交易成本。買賣雙方就是博弈的主體,企業逾期未付款並且長期掛賬,會喪失獲得優惠政策的條件,因為供應商會優先選擇信譽好並且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

(二)管理製度不健全,財務風險大

企業財務人員過多關注企業資金和成本的核算,而往往忽視對應付賬款的監督和管理。特別是一些企業領導離職換新人時,由於離任領導未有效管理應付賬款的清理工作,應付賬款會越積越多。並且有些企業內部核銷製度不健全,企業應付賬款的核銷存在會計主管的人為因素,會增加企業經營風險。常常會因已經轉銷和處理了長期掛賬的應付賬款,而多年後債權人單位又拿著相關憑證和證明要求付款,而導致會計處理錯誤,轉回相應款項。

而且企業在年度審計時就無法獲取相應的企業詢證函,因為會計事務所需要對方企業開據債權債務證明,而一般情況下,對方不會開據“沒有債權債務關係的證明”材料。故在年度審計報告中就需要對金額較大的長期掛賬應付賬款進行披露說明,企業財務風險加大,不利於企業的長期經營和發展。

(三)隱瞞企業收入,逃避稅款

企業在實際操作中,可能存在長期掛賬不處理,以此來達到隱瞞收入和逃避稅款目的。在稅法中規定:企業對無需支付或無法支付的應付賬款,可直接計入營業外收入。企業因對方單位未能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而扣取對方的稅金,會計處理:借記“應付賬款-XX”科目,貸記“營業外收入”科目。特別是一些小企業,通常設置內帳和外帳兩套賬,內賬是真實賬目,而外帳是報稅所用,從而達到逃避稅款的目的。常常對長期掛賬的應付賬款直接用銀行存款或現金衝銷,則隱瞞了收入,逃避了稅款。

三、對策及建議

應付賬款是企業的一種短期融資手段,科學合理地管理應付賬款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信譽,還能發揮應付賬款的資金創造功能。長期掛賬的應付賬款的賬麵核銷應提供依據,要核實各項應付賬款的真實存在性,就要與相關的購貨發票、入庫單進行核對。查明不符的原因,取得不符的證據和證明。清理長期掛賬的款項,除特殊情況外,對兩年以上無法支付的款項、兩年無新的業務往來、有明顯證據表明無法付出的款項(如:對方解體、破產、清算、被注銷等),在取得相關證明的基礎上報經公司管理機構審批處理,中介機構根據專業判斷提出經濟簽證意見,可以認定為收益。必須要遵守相關的規章製度,確保長期掛賬的應收賬款轉銷合理合法。基於企業應付賬款長期掛賬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開展長期掛賬應付賬款的專項清理。企業應對應付賬款進行賬齡分析,編製賬齡分析表。建立長期債務清理台賬,如實的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分為1-3年、3-5年、5-10年和10年以上進行管理。並對每筆應付賬款進行備注說明,製定明確的付款計劃,對相應的供貨商可為分清理、緩付、拆緩付、不付等情況,來分批進行清理。同時增設往來科目明細表,以便於上級主管部門的核查和監督,真實了解應付賬款清理現狀。

第二,企業應建立與實施應付賬款的內部控製。應付賬款的管理不僅是財務工作,還涉及采購業務、存貨管理、資金管理等其他方麵,各部門的互相配合和信息互通至關重要。需建立科學的內部信息傳遞機製,促進應付賬款內部報告的管理。加強應付賬款內部信息係統的建設,全麵提升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將每筆應收賬款的相關信息錄入係統,對其進行實時監測,可以及時了解企業的長期掛賬的應付賬款詳細情況。

第三,建立相應規章製度,提高會計人員專業水平。企業應建立健全企業應付賬款的核銷製度,做好長期掛賬款項的風險管理和防範。特別是建立領導幹部離任經濟責任交接製度,分清資金收支狀況,確認其在任期間的相關經濟責任。提高會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嚴格遵守財經紀律和職業道德,保證企業應付賬款轉銷的財務處理真實合法。

參考文獻:

[1]趙月麗.“長期掛賬無法支付”應付賬款財務轉銷與涉稅處理[J].財會通訊,2010(9):116-117

[2]喬璐.中小企業應付賬款管理的探討[J].中國外資,2013(1):160-161

[3]齊萍.淺談“應付賬款”背後隱藏的問題[J].商業會計,2009(18):57-58

[4]黃曉燕.論企業如何加強應付賬款管理[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3(3):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