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苦自喜中來 無所不在的自己(3 / 3)

那劉迦再次見到幻境之時,開始尚能坦然麵對。但眼前畫麵越看越像真得,且不時傳來種種心境,多是喜悅、興奮、刺激,就像修行多年以後,終得正果的歡喜。可轉眼即傳來絕望、失意、悔恨的痛苦,仿佛一切走到頭來,竟隻是春夢一場的幻覺。這諸般情懷交替出現,他一時不解。多體會一會兒,忍不住自己也陷入其中,但他有了前次的經驗,這次不需要小雲提醒,已立刻警惕起來。稍稍體察片刻,他心中暗道:“這些惡靈的痛苦,仿佛正是源於從前的喜悅和歡樂。因為那自我營造的快樂被打破之後,隨之而來的便是失望的悲涼。”

想到此處,他心中閃過一念,暗道:“要解除他們的痛苦,或許先得解除他們的快樂,因為那快樂即是痛苦之源,他們曾醉心於幻境的快樂,這種快樂滿足了潛在的種種,定比凡人所獲得的快樂要強上數百倍。因此而後所遭遇的失望痛苦,也定比凡人要深重許多。”他一邊想,一邊忍不住默念那“頓心拔苦”的心法,同時以原力劃出一個弧線,以印那心法之形。

他在不知不覺中進行著這一切,那外人卻是另一番感受。阿提婆初時見他原力曲折襲至,尚不以為意。但轉眼劉迦又是一股力道劃圓而過,且跟著又是層層力道按著一定法則和軌跡繞至。他心中詫異,隱隱覺得劉迦在以一種無形的方式演練著地藏十輪。阿提婆正待出口相詢,忽感劉迦數股力道刹那集中,直接向自己神識深處飛來,那攻勢之強,轉眼間已由開始的漫不經心演變成破空刺耳的威猛彪悍。

阿提婆“咦”了一聲,動念纏住劉迦來襲之力,想以此將對手喚醒。誰知兩人念頭相觸,自己心中一陣莫名喜悅竟生而起,渾身上下爽透異常,神識微微顫抖,竟險些被劉迦帶動身形。他心中暗暗奇道:“從他力道的軌跡來看,定是頓心拔苦的用法。可我剛才為何喜從中來,全無悲苦意味?”他修為甚高,恍然間已知其中定有奧妙,當即定下心神,再次摧力纏住對方念頭。

劉迦此時正沉浸於心法之中,忽感力道運轉遲滯,下意識地再將心法默識一遍,此次比前時更加冷靜平和。對麵阿提婆又感心血來潮,竟比剛才更加興奮衝動,那神識顫抖得也加倍厲害,他暗暗驚道:“他的修為差我太遠,哪來如此力道震動我神識?剛才那喜悅之情又是從何而來?真是奇哉怪也!”

那劉迦兩次都難將力道按心法所述完成,不免詫異起來。卻不知小雲在一旁看得真切,已盡知其中原因,一時開心叫道:“我明白了,你剛才那想法是對的。所謂頓心拔苦,頓的意思便是打破慣性,就是打破咱們常有的‘境好即喜、境劣則悲’的慣性,以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衡定。人在痛苦的時候,會很容易認識到自己受情緒支配了,可快樂的時候,就很難認識到自己一樣是在情緒支配之下,與痛苦的情緒在本質上並無差別。所以有喜即有悲,有樂即有苦,悅為苦之源頭。頓心拔苦,正是先誘出其快樂之潛因,打破其快樂的幻覺,自然沒有了隨之而來的痛苦。”

劉迦聞言一愣,稍有疑慮,對小雲問道:“可修行早沒了凡人的情緒……”說到此處,他心中一凜,已全然明白,當下自笑道:“我明白了。修行不是沒有凡人的情緒,而是那些引動凡人情緒的外境,不再容易引動修行了。可修行過程中,一樣有諸多外境和自造幻境,會引動修行的情緒。比如想通一個道理時的喜悅,見到寶物時的開心,跨越境界時的興奮等等,都是心隨境轉的典型。隻不過與凡人相比,引動修行情緒的外物更隱蔽了,更不容易為人所察覺了。就好像我忽然明白了一個境界的奧妙,肯定會歡天喜地一番,那種喜正是‘有所得’之喜。但這樣的喜悅必定會在某一天或是某一處帶來與之相應的失望和痛苦,因為相對的東西總是不能長久的,物極必反,總會走到與之對立的另一麵。”

念及此,他心中已無疑慮,當即再次運轉心法,這次竟連續不斷,聲聲不止,一時疊加而起,配合著原力劃出的軌跡,湧洶而出。

那阿提婆剛剛平定心神,忽感心中又起歡快之意。而此次竟是陣陣驚喜,轉而已到狂喜地步。他不知這情緒從而何來,似乎像是境界在飛升,又像是忽聞大道的情難自禁,一時喜不自勝,手舞足蹈。他的修為本來遠在劉迦之上,可此時竟隨著劉迦原力傳遞過來的心法咒念,神識勃然大動起來。

阿提婆與劉迦不同,他是一步步腳踏實地修練上去的人,修行經驗極為豐富。雖然他一時控製不住這驟變的心神,但內心深處卻知道此種情狀大非正常。正待努力平定下來,忽然那喜悅之情猛地衝上極處,就像一個物體被拋到最高點,稍作停留後,轉而極速下落一般。他心中驀地又升起一絲惆悵,那惆悵很快演變為憂鬱,緊跟著失落黯然,瞬間已是痛苦悲憤,求生不得、欲死不能。他心下大驚,知道再不阻止劉迦,這情緒的瘋狂演變勢必將毀掉自己一生修行。當即伸指疾點,欲將劉迦打翻在地。可那心緒紊亂之極,體內炁氣跟著散亂走展,竟難凝聚。就好像對手雖然比自己弱得多,可偏偏自己被人找準破綻、踩中痛腳,空有一身力氣卻使不出來。

忽聽劉迦笑道:“哎,我好像看到梵天世界了。”此話一出,阿提婆身形向後微晃,體內那翻江蹈海的狂亂不知何時已停了下來,剛才的狂喜與極悲已莫知其蹤,淡淡然隻覺得心中有股清泉流過。不知那清流從何而來,更不知其要往何處去,似乎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該來的時候,它便來了,也會在它該去的時候自然離開。那清風吹過,胸意寬闊無邊,好像自己不再存在、但又無所不在一般。

夢醒修真錄6_夢醒修真錄全文免費閱讀_第六章 苦自喜中來 無所不在的自己更新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