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其實你不懂我傷悲(1 / 1)

文:童可欣

納達爾創紀錄地第八次拿下法網冠軍,在無數已經創造的記錄中又增加了一筆,他成為連續九年都至少有一座大滿貫冠軍獎杯入賬的第一人,超越了此前由比約·博格,桑普拉斯和費德勒共同保持的連續八年都能贏大滿貫的記錄。而納達爾今年才剛滿27周歲!

對我來說,今年法網印象最深的鏡頭是納達爾捧杯時的熱淚。要知道這條剛猛的西班牙蠻牛在人前落淚並不尋常,然而,從頒獎儀式上淡定和矜持中,我們足可以想見半決賽五盤苦戰擊敗喬科之後那些獨自流在更衣室裏的淚水該是怎樣的洶湧澎湃?如他所言:“真的不能想象受了那麼重的傷,我今天還能站在這裏。”

納達爾的淚水是為紀念七個月時間裏那些在自我懷疑和困頓中的苦苦煎熬。沒有運動員願意談論自己的傷情,但是每個人都知道,如果不夠堅強,那段灰色的日子所帶來的試煉足夠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在那段痛苦的時光裏,納達爾能做的隻是些力量練習,每天遊上至少一公裏的泳,唯一的安慰就是打打高爾夫,意外的收獲是他的差點竟然降到了負4杆。與單調無趣的康複過程相比,最大的挑戰還來自於心理層麵,等待遙遙無期,沒有人能夠確切地告訴你康複的日期;失去了滑膜的關節和撕裂的韌帶隨時可以奪走勝利和尊嚴;信心被恐懼和焦慮蠶食。

沒有納達爾的網壇依然有精彩故事上演。衛冕冠軍納達爾坐在電視旁看著別人參加倫敦奧運會;下屆裏約奧運時,納達爾都要30歲啦;納達爾不無羨慕地看著好友穆雷在令他飽受折磨的硬地大滿貫美網中拿下處女冠默默送上祝福;納達爾退出了年終總決賽;納達爾的世界排名8年來首次退出了世界前四;納達爾因為腸胃感冒退出了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越來越多的人問:納達爾還能不能複出?

我常常問自己,如果遭遇同樣的境遇會不會有同樣的勇氣和能力?在自問的過程中平添了對納達爾的敬佩和理解。然而,我也深深知道,雖然納達爾看似重返巔峰,也許新的記錄還會不斷被他刷新和改寫, 當你回看納達爾複出五個月的斐然戰績,就會發現這是個精巧構思的布局,他選擇了最合適的方法重建信心重建江湖地位,但是在內心深處的某個部分,此時的納達爾已經不可能是彼時的納達爾。

納達爾在2013拿到的七個冠軍裏有六個來自紅土,他的複出之路是從2005年之後首次去到拉美參賽開始的,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那裏有紅土球場。去年9月的一次采訪,康複治療中的納達爾公開承認自己的膝傷是不得已參加了太多硬地比賽造成的惡劣後果,並且指出“硬地網球是一個違反體育發展規律的錯誤”,因為“無論是足球還是籃球這些需要快速移動來做保證的運動項目,沒有一個是在硬地賽場上進行的。”納達爾也很清楚,即便他貴為納達爾,國際網壇也不會因為他而取消更容易建造和打理的硬地球場。麵對比別人磨損更快的膝蓋,納達爾的對策就是“不可能裝著這世界上沒有硬地比賽, 四大滿貫有兩個在硬地上舉行,我隻能盡量少打硬地,隻是沒剩下太多選擇了”。

這個賽季紅土上最輝煌的時期已經過去,納達爾選擇在完美的時機複出,也取得了理想中的完美戰績。他可以選擇一年都待在紅土球場盛行的南歐或者南美,可在那些以硬地比賽為主流的季節裏,他會以怎樣的參賽方式來續寫職業生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