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感冒與流行感冒,病因是由於在發病季節的症狀流行引發,普通感冒主要是風邪引起,在冬春季常發,具有不發熱或散發性發熱不高表現,全身症狀較輕大部分沒有流行性;流行感冒的流行病毒不受季節限製具有傳染廣泛,並具有高熱,身體症狀嚴重的表現。
4 感冒分辨關鍵
一是區分表熱、表寒、暑濕兼夾症,風寒表現為發熱輕、惡寒重、流清涕、不出汗、舌苔較薄且發白、脈浮或浮緊;風熱表現為發熱重、惡寒輕、流濁涕、有汗、舌苔較薄且發黃、脈浮數;暑濕表現為患者自覺發熱,按其肌膚卻沒有熱的症象、頭重如裹、少汗、舌苔較薄且發黃而膩,脈濡數。
二是區分體虛感冒的特殊性,氣虛感冒表現為複感外邪、身體氣虛、輕度發熱、頭痛無汗、鼻塞流涕,肢體乏力、舌苔較薄且發白、脈浮。陰虛感冒表現為感受外邪、津虧陰虛、少汗、鼻塞流涕、身體發熱、手足心熱、頭昏心煩、微惡風寒、舌紅少苔、脈細數。
5 治療方法
風熱者辛涼解表達邪,風寒者辛溫解表達邪;挾暑濕症狀的感冒要添加祛濕清暑解表的方法;
一是風寒束表證,具有發熱輕、惡寒重、無汗、流清涕、鼻塞或鼻癢噴嚏、肢節酸痛、咳嗽、苔較薄且發白、脈浮的表現。主要采取辛溫解表方法,荊防敗毒散或荊防達表湯是代表藥方。荊防敗毒散主要成分有前胡、桔梗、荊芥、柴胡、枳殼等具有宣肺通氣作用,獨活、羌活、茯苓具有祛風除濕作用,人參具有防止過於發散作用。可用於治療流行感冒。荊防達表湯主要成分有防風、荊芥、白芷、蘇葉、生薑、蔥頭等具有辛溫解表作用,杏仁、橘紅具有化痰降氣作用,赤苓具有健脾除濕作用,可用於治療較輕的風寒感冒。
二是風熱犯表證,具有發熱重、惡寒輕、鼻塞噴嚏、咽痛、頭脹痛、汗泄不暢、流稠涕、麵赤、苔較薄且發黃、脈浮數的表現。主要采取辛涼解表方法,蔥豉桔梗或湯銀翹散是代表藥方。蔥豉桔梗湯主要成分是竹葉、豆豉、蔥白、連翹、薄荷等具有辛涼宣肺解表作用,梔子具有清熱解毒作用,桔梗具有利咽化痰作用,甘草可以將諸藥進行調和。用於治療風熱襲表,肺氣不宣患者。銀翹散主要成分是竹葉、淡豆豉、連翹、銀花、薄荷、牛蒡子具有清熱疏風解表作用,荊芥穗具有疏風解表作用,蘆根具有清熱生津作用,可用於治療嚴重風熱患者。
參考文獻
[1]喬潔,胡鏡清.普通感冒中醫常見症征、辨證分型與療效評價指標的文獻分析[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9.2.
[2]緱強,王煥生,田丙坤等.四時感冒的中醫辨證治療[J].現代中醫藥,2010.7.
[3]樂鳴.感冒的病因病機及其辨證分型[J].實用中醫內科雜誌,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