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舒適的體位與適當的活動
將患者的病患肢體抬高,這能夠使得血液循環大幅度提升,最大限度的提升患者舒適性。並且在患者自身的條件影響下,那麼患者的排尿就應當要確保坐姿的舒適性,這對於尿液排除有著一定的益處。並且要定期為患者提供條件,從而讓患者能夠有一定的活動空間,使得肢體不至於長期不活動。
2.4 疼痛的護理
疼痛是骨折患者最迫切、最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因此,護士要盡量減輕病人的疼痛,保持周圍及病房環境安靜,分析疼痛的原因,做好撫慰和解釋工作。
2.5 推拿利尿穴位
該穴位的位置處在肚臍和恥骨的聯合線中點位置,推拿的過程中,按照逆時針的方向推拿20次左右,之後再間歇性的向著恥骨聯合方向進行輕輕的推壓,在推拿過程中,推拿手法應當要控製在先輕後重的力度來進行,並且每次推拿應當要維持在15min,並且間歇休息30分鍾後,如果說患者在這一過程中依然無法排尿,或者有一定的尿瀦留,尼瑪就需要重複再進行15min推拿。
2.6針灸方法
當發生骨折症狀後,其排尿困難的現象,多數是由於骨折因素而導致的氣機不暢現象,並且膀胱氣化不利或者出現了腎虛。用針灸方法可培補元氣,調和氣血,通絡活血,通調水道,補腎益氣,以利膀胱之氣化,促進水液運行而利小便。氣淋者針刺腎俞、膀胱俞、中極、三陰交、氣海、太衝,實證用泄法以利氣疏導,虛證用補法以補中益氣。2.7術前排尿練習
手術前期要對患者進行提前的排尿練習,為術後床上排尿方便提供保障。這一做法是中醫護理中必不可少的,對因骨折臥床而排尿困難的患者床上排尿很有幫助。
3 體會
中醫護理需要掌握兩大要點,一是整體觀念,二是辯證施護,概括來說便是注重人的統一、整體性。中醫護理的基本要訣是注重整體,從事物的全局性入手,結合時間、地點、人三種因素實施辯證,判斷出患者的病情、病因、性質以及位置,然後再根據辯證結論實施護理。從醫學角度來看,中醫護理體現的是人性護理,它堅持“以人為本”的護理原則,是現代護理學的主要發展方向。與其他護理相比,中醫護理的效果更好,且沒有毒副作用,更能讓患者適應。利用中醫護理方式與護理原則來護理在排尿困難的臥床患者,同樣要根據患者自身情況,把握患者的病位、病機,從整體性入手,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中醫整體護理,幫助其解決排尿困難難題,並加快患者的康複速度,早日痊愈。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對於骨折臥床病人的排尿困難現象加以護理的過程中,采取中醫護理的方式,從心理上作為輔助,利用相應的按摩、針灸方式,來刺激患者自行進行排尿,並且逐漸恢複患者的排尿正常性。並且從上文的描述來看,通過對骨折臥床病人采取中醫護理措施,不僅能夠讓患者恢複正常排尿,還能夠使得患者在心理上得到較大的緩解,從而使得患者能夠盡早的康複。
參考文獻
[1]劉革新.中醫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02,103,226,228.
[2]薑美萍.硬麻手術後排尿困難的中醫護理[J].中國中醫急症,2011(03).
[3]黃美珠.冠心病的中醫護理[J].福建醫藥雜誌,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