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6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圍手術期的臨床護理體會(2 / 2)

2.2.2 疼痛護理

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往往會帶來術後患者膽囊床處創麵及腹部切口疼痛等不適症狀,因此需加強術後的疼痛護理。對於輕中度疼痛德患者,可以予采取舒適體位,減少周圍嘈雜環境的刺激,可給予顱痛定、曲馬多來減輕疼痛。而重度疼痛的患者,可給予肌肉注射杜冷丁、嗎啡等強阿片鎮痛藥來緩解患者疼痛,在注射嗎啡時應密切注意的呼吸情況,有效規避因嗎啡引起的呼吸抑製並發症。

2.2.3術後的早期活動

術後患者的早期活動不但能在生理上加快患者的血液循環,防止形成動靜脈的血栓,促進細胞新陳代謝,有利於患者早日恢複腸蠕動,減少腹脹,避免發生腸粘連,還能在心理上增強患者恢複的自信心,使其更好地配合恢複治療,減少並發症地發生。因此護理人員應積極向患者進行宣傳教育,使患者理解到早期活動的重要意義,術後6小時一旦患者已經清醒且情況良好,就可鼓勵患者盡可能地在床上活動,如自行翻身、活動四肢、深呼吸等,術後24小時,觀察患者的呼吸、麵色、脈搏、血壓等狀況,一旦正常,就可鼓勵患者下床進行活動,以患者耐力能力為基準,先在室內進行短暫性的活動,再根據身體情況慢慢增加活動力度,而呼吸、麵色、血壓等症狀有異常的患者,以及術後有並發症的患者,不宜早期下床活動,應適當在床上進行活動四肢、翻身等活動。

2.3 出院指導

手術後一周內保持低脂飲食,減少油膩食物的攝入,每日脂肪的供給量約為30~40g,食用糖類、高蛋白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並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術後保持愉快的心情,睡眠應充足,適當的運動。出院時可與患者互留電話,做好溝通工作,方便術後隨訪和谘詢。

3結論

通過對56例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通過對患者的宣教,讓患者充分的了解病情,了解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的相關醫療知識,減少對手術的恐懼和擔心,並以良好的心態配合醫務人員的治療和護理,進而提高手術治愈率和減少並發症的發生。本組56例患者,術後均恢複良好,無出現出血、膽瘺、腸粘連等並發症的發生,術後4天左右出院,通過隨訪,絕大部分患者術後2周均恢複正常工作和生活。

參考文獻

[1]白曉丹,孫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110例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誌,2008.

[2]劉勤才,宋全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高齡病人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導報,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