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周圍性麵癱的針灸治療護理體會(1 / 1)

周圍性麵癱的針灸治療護理體會

護理經驗

作者:樂泉

【摘 要】目的:探討針灸治療周圍性麵癱的護理幹預對策。方法:將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門診治療周圍性麵癱的患者共100例隨機分為幹預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給予一般治療與護理,幹預組給予心裏護理、針灸護理、功能鍛煉和眼部護理等幹預措施。觀察兩組有效率的差異,分析護理幹預對於針灸治療的影響。結果: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P0.05),具有可比性。

按常規針法取穴: 主穴有地倉、翳風、合穀、頰車、風池、太衝,配穴有承漿、太陽、足三裏、陽白、下關、顴髎、中脘等。如目不能閉合配陽白,人中溝歪斜配禾髎、人中,麵頰痙攣配巨髎、四白,眼閉合不利配承泣、陽白、攢竹,頰唇溝歪斜配承漿,鼻唇溝平坦配迎香、上迎香,頦唇溝歪斜配挾承漿、承漿。每次在主穴的基礎上酌加 2 ~3 個配穴。均采用平補平瀉法平刺,行針至患者出現麻、酸、脹感後留針15~30 min。進行3個療程,隔兩日一療程,每療程7日,每日一次。

1.2 護理方法

1.2.1 心理護理

情誌因素對於周圍性麵癱患者康複過程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注重患者的心理調整極為重要,在進行針灸治療前要要盡可能多與患者溝通,仔細詢問其病史及診治經過,明確患者是否存有心理健康問題。因此,在治療中,首先通過與患者的交流,讓其對所患疾病有一定的了解,下針時分散患者注意,觀察患者是否有緊張恐懼心理,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從而順利完成針灸,並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

1.2.2 針灸護理

先評估患者的一般生理狀況:針灸治療前,詢問患者有無針刺禁忌症、過度疲勞、過饑過飽等情況。針灸前,要再一次檢查電針機性能是否完好,將電流調節到合適大小,調節電流時,應從小到大,防止電流過強或過弱,防止肌肉強烈收縮。針灸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一般情況,詢問其感覺,及時調節電流量,若患者有麵色蒼白、胸悶氣短、神疲懶言、四肢厥冷等暈針症狀,應及時停止治療,將患者頭高腳低位平躺於通風處。電磁波治療儀照射麵部時,須用小方紗遮蓋眼睛,防止直射。閃罐時要注意勿灼傷或燙傷皮膚。針灸完畢,出針時用消毒棉簽按壓針孔,防止出血和血腫。

1.2.3 健康教育與功能鍛煉

告知注意事項,如避免受涼、勞累、飲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眼瞼閉合不全或不能閉合的患者,在應用抗生素眼藥水保護角膜及預防結膜炎的同時,要囑患者多休息,減少用眼,避免強光直射煙塵刺激,外出時戴墨鏡,睡覺時戴眼罩或蓋紗布保護。

1.3 療效評定

無效:麵肌癱瘓症狀經治療後無任何改善。

好轉:靜態麵部無異常,運動時麵肌不能維持對稱,閉目不完全

治愈:麵部表情正常,功能正常,運動時麵肌對稱。

2 結果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P

3 結論

針灸治療周圍性麵癱的護理幹預對治療效果的提高具有明顯作用。

4 討論

對周圍性麵癱患者要通過改變患者的心理狀態來促進康複,與患者詳細交談,尋找患者負性情緒的根源,向患者說明負麵情緒可帶來的不利影響,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對針灸過程中患者的疑問給予充分解答,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預見性護理,使整個治療過程更為有序,同時對於患者情況給予充分密切的監測,根據監測到的情況隨時調整護理程序及細節,使護理程序形成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徐誌鳳,陳國華.針灸分期治療周圍性麵癱的臨床研究[J].四川中醫,2011(04).

[2]陳夏燕.針灸分期治療周圍性麵癱72例[J].實用中醫藥雜誌,2007(02).

[3]段葵.針灸治療周圍性麵癱的護理體會[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2(10).

[4]甘麗嬌,沈文清,吳永紅.針灸配合心理幹預治療周圍性麵癱48例[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2012(02).

[5]石冬菊.護理幹預對溫針灸治療周圍性麵癱的影響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1(21)

[6]母美菊.周圍性麵癱148例的臨床護理幹預[J].西南軍醫,2011(02).

[7]裘勝.溫針透刺治療難治性麵癱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