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管理模式在外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
醫院管理
作者:代秋敏
【摘 要】探討在針對外科護理風險管理的研究,分析“以護士為中心”的管理理念結合QC活動形成的管理模式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開展QC 護理風險管理實踐活動,鼓勵醫護人員積極參與護理風險管理。結果:推行“以護士為中心”理念,調動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參與QC護理風險管理實踐活動,實現對護理風險的有效防控。結論:“以護士為中心”的管理理念QC 活動在外科實施,建立科學合理的護理風險管理模式,並進行推廣應用。
【關鍵詞】以護士為中心;QC 活動;外科護理風險
1 前言
護理風險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的不良事件,其貫穿在護理中每個環節[1]。加強風險管理可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同時還可對工作人員、探視者及患者產生傷害的風險進行評估識別,並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做好保證護理安全,提高護理質量。開展QC 護理風險管理實踐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將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2 資料與方法
2.1 護理人員資料
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集160名外科護理人員開展QC 護理風險管理實踐活動,護理人員都是女性,年齡在20-52歲之間,學曆分布情況為,13名本科,121名專科,26名中專。職稱分布情況為,76名護士,42名護師,38名主管護師,3名副主任護師,1 名主任護師;合同護士118 名,正式在編護士42名,工作年限1-35年。婚姻狀況為,69名未婚,80名已婚,11名離異。
2.2 方法
2.2.1 理論準備
形成“以護士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加強護理風險管理及QC 等有關知識的學習,開展“以護士為中心”的QC 護理風險管理實踐活動。
2.2.2 人員準備
護士長按照“以護士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方式,調動160名護理人員積極參與,建立QC護理風險管理小組,推選2名QC小組長、督導員、記錄員等,組長由專業能力強並具有領導能力的主管護師擔任。
2.2.3 活動過程
(1)建立風險管理組織。首先需要建立風險管理小組,成員分別為1名組長,1名副組長,1名護理管理人員,其餘人員均為護理人員。其次需要對所在科室的護理安全形勢進行評估分析,定期或不定期組織風險管理小組成員召開會議對當下狀況進行仔細分析,找出現存的或者潛在的護理風險,針對風險隱患製定應對的方法措施,並在護理工作過程進行全程監控[2]。
(2)提高風險管理意識。組長需定期舉辦風險管理知識培訓課堂,讓護理人員對護理風險有充分的認知,學習國內國外最新的風險管理先進方法、手段,牢固樹立護理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及觀念,強化其對風險管理的認知;同時注重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及醫風醫德教育,在進行教育過程中,穿插多種形式學習方式,讓護理人員掌握諸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護士條例》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做到依法執業,規避風險的思想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