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流產後合並婦科炎症的臨床分析
臨床經驗
作者:程方勝 程方俐
【摘 要】目的:對女性藥物流產後出現婦科炎症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探討具體處理措施。方法:對本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2例藥物流產出現婦科炎症的女性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給予針對性處理和護理。結果:92例患者中,22例宮頸糜爛、24例陰道出血,23例陰道炎,23例宮頸炎。患者經過本院積極治療和護理,陰道出血和宮頸炎患者均痊愈,1例宮頸炎患者和1例陰道炎患者病情減輕但未完全康複,經過積極藥物治療痊愈,各項檢查指標與治療前有顯著差異,P
【關鍵詞】藥物流產;婦科炎症;臨床分析
隨著國家優生優育的計劃政策的宣傳和人們思想的開放,目前國內流產女性人數不斷增多,藥物流產和人工流產是目前的主要兩種流產方式,藥物流產療效快,方便,並且能夠更好的保護患者的隱私,成為很多流產女性的首選,然而由於缺乏相關健康保健知識的掌握,流產後不能正確護理,流產後女性婦科病病發率達到70%,為女性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嚴重影響女性的生活和身體健康,同時為女性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本院就女性流產後合並婦科炎症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探討,采用針對性治療方法和心理幹預護理辦法,效果顯著,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本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92例藥物流產後出現婦科炎症的女性患者,年齡19-39歲,平均年齡25.8歲,初產婦41例,經產婦51例(22例有過流產史,29例剖宮產史),患者均采用藥物流產,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婦科炎症:22例出現宮頸糜爛、24例陰道出血(出血時間在12天以上),23例陰道炎,23例宮頸炎。
1.2 方法
根據患者的病情描述,對患者進行B超和宮腔鏡檢查,24例陰道出血患者主要由於清宮不全,詢問患者意見進行清宮術,並急性藥物治療後痊愈。其餘92例患者人流成功,隻進行常規藥物治療,3d為1個療程,前兩天口服75mg米非司酮,早上50mg,晚上25mg;第三天早上口服0.6mg米索前列醇,對患者病情進行檢查,90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宮頸糜爛患者和1例陰道炎患者情況減輕但未痊愈繼續進行一天藥物治療,經檢查康複出院。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幹預和健康知識的講解,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
1.3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P
2結果
患者經過治療,大部分患者痊愈,個別患者病情減輕伴有輕微的婦科炎症現象,經過後續藥物治療,均痊愈。
3討論
世界衛生組織曾對此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表明,全世界每年的非意願妊娠流產已達到了五千萬例次[1]。其中大部分是選擇藥物流產,主要是由於藥物流產具有保護患者隱私、藥效快等優勢。而很多女性由於對藥流知識不夠了解,在藥流之後往往沒有采取正確的護理措施,最終導致了婦科炎症的發生。這不僅對婦女的生殖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會引起繼發性不孕,給婦女的身心帶來沉重的負擔。為了進一步分析女性藥物流產後出現婦科炎症的臨床處理方法和臨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