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飲食處方卡輔助治療慢性濕疹的療效觀察(1 / 1)

飲食處方卡輔助治療慢性濕疹的療效觀察

臨床經驗

作者:劉萍 白美蓉

【摘 要】目的:探討飲食處方卡在慢性濕疹患者治療中作用。方法:我院住院慢性濕疹患者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46例、對照組54例,對照組予傳統的飲食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飲食處方卡的指導。比較2組患者的治愈率、好轉率、住院天數及複發率。結果:觀察組治愈率、好轉率高於對照組,住院天數低於對照組,患者病情複發率低於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臨床症狀各指標、臨床表現麵積各指標均無統計學顯著性差異,即二組樣本病例可作為下一步研究。

1.2 製訂飲食處方

內容為:主食宜大米、小麥、蕎麥、粟米;蛋白質宜豬瘦肉、兔肉、雞肉、牛奶、豆製品;蔬菜宜冬瓜、黃瓜、白菜、油菜、番茄、蘿卜等;宜飲菊花茶;忌食易致敏的食物有牛羊肉、魚蝦蟹;忌食易引起瘙癢的食物有濃茶、咖啡、碳酸飲料、薑、蔥、蒜、花椒、辣椒、芋頭、韭菜等;戒煙酒。

1.3飲食處方卡應用方法

對照組予傳統的飲食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對照飲食處方卡進行指導。管床護士對患者,發放飲食處方卡,做好解釋,說明宜、忌食物原因及生活中應注意事項;鼓勵患者列出喜食而卡上沒有的食物,如不屬禁食之列,支持其食用,以保證營養。亦可多發1份飲食處方卡,供其家屬按卡上要求安排食譜。護士每天了解患者膳食情況,包括主食、蛋白質類、蔬菜類等食物,及時指導、督促患者合理飲食;出院指導時講解飲食護理的相關內容,如忌食類食物何時可以食用及相關注意事等,並做好隨訪調查。

1.4評價方法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治愈率、好轉率、住院天數及複發率。

1.5統計方法

使用pearson卡方檢驗,fisher精確概率法,計量資料用t 檢驗和配對t檢驗。

2結果

兩組治療效果、住院天數及複發率比較。

兩組治愈率比較p=0.02

3討論

慢性濕疹是皮膚科的多發病和常見病,由於患者的飲食不注意及護士飲食教育重視不夠,患者病程長容易複發。本研究探討飲食處方卡在慢性濕疹患者的輔助治療中的作用,統計分析其治愈率、好轉率、住院天數及複發率,以期為臨床工作提供幫助。

慢性濕疹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結合飲食輔助治療,限製異體蛋白進入機體,以切斷抗原抗體結合,避免發生變態反應,因為患皮膚病時,機體處於高度致敏狀態,以前不過敏的食物此時也可引起變態反應[2]。另外,傳統的飲食護理,護士以灌輸方式為主,方法簡單、內容籠統、難以記住。護患溝通往往無效,患者易走入兩個誤區,一是什麼都吃,敏病情加重;二是什麼都不敢吃,導致機體營養缺乏,免疫功能下降,影響治療效果。本研究所采用的以飲食處方卡為載體的飲食指導,避免了以上不足。慢性濕疹患者應用飲食處方卡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好轉率,降低了患者住院天數及患者的複發率,飲食處方在治療慢性濕疹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趙辨.臨床皮膚病學[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604—606.

[2]高水芳.周月瓊.過敏性紫癜患兒飲食控製及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誌,2004,1 9(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