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ISO標準實現零的突破
熱點掃描
2014年2月25日,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已正式通過並出版《一次性使用無菌針灸針》標準。該標準是世界傳統醫藥領域發布的首個ISO國際標準,實現了中醫藥ISO國際標準零的突破。
ISO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國際標準化組織,現有161個成員(國家/地區),有“技術領域聯合國”之稱。我國於2009年向ISO提出成立中醫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申請,並於同年獲得通過。中醫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已有33個成員國,主要從事中藥原藥材與傳統炮製規範、中藥製成品、中醫醫療設備、中醫藥術語和信息等中醫藥領域的產品質量與安全控製方麵的國際標準化工作。
針灸作為傳統醫學的重要分支,以其良好的臨床療效,始終走在中醫國際化發展的前列,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針灸已在183個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全球每年針灸針使用量已突破40億支,並以5%~10%的速度遞增。鑒於針灸針在全世界普及程度最高、相關標準共識度最高、國際需求量最大,相關國際標準的缺失導致針灸領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成為各國政府有關部門高度關注的焦點,我國於2011年遞交立項提案,獲得通過後,曆時近3年完成全部製定程序並成功發布。
此次發布的《一次性使用無菌針灸針》國際標準,主要對一次性使用無菌針灸針的材質、直徑及長度、硬度與彈性、針尖穿刺力、產品包裝、標簽及儲存運輸等方麵提出了標準化要求,將有助於提高針灸針的質量控製與安全性。同時,該標準的發布也被認為將進一步推動我國針灸針的國際貿易。目前,針灸針的製造商主要集中在中、日、韓等國,我國有注冊針灸針生產企業40家,產量占世界總用量的50%以上。
發布會同時透露,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目前還有14項中醫藥國際標準正在製定中,如人參種子種苗、中藥煎煮設備、電針儀、中藥材名詞術語等,此外還有27個項目處於預備階段,有待進一步研發,現有各類項目已涉及中醫藥各個領域。
(來源:《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