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一下午的血戰,滿清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所親率的清軍主力慘敗於溧水縣的叫花嶺至溧水一線。..
戰場上,明軍的永嘉、大蘭、四明三個師按照既定計劃在李瑞鑫、陳國寶和馬信的率領下對清軍主力展開了無情的追擊,各營的騎兵隊借助於機動度上的優勢著重追擊那些清軍軍官和騎兵,而步兵則以哨為單位結陣前進,如壓路機一般碾碎所有試圖進行垂死頑抗的敵軍。
戰場的東麵,陳文親率的騎兵營和騎乘步兵營也早已配合金華師以及四明師的南塘營完成了對濟爾哈朗親自坐鎮的八旗軍的合圍。
殺至黃昏,從滿清崛起遼東一路走來的最後一位親貴大王,曾經一度成為攝政王的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力盡被俘,這支高達兩萬人滿洲、蒙古、漢軍八旗混編的核心武裝成建製的被明軍殺死在這片土地上,連同左翼、中軍、右翼及明安達禮率領的蒙古八旗算在一起,能夠逃出戰場的很可能連一半都沒有。
然而,脫離了與明軍的接觸,逃離戰場卻並不算完,明軍的追擊已經展開,完成了對濟爾哈朗所部的合圍後,陳文也派出了大量的騎兵參與到了追擊戰之中。至少在可見度不足以繼續支持追擊前,清軍能否逃回到南京都將是一個未知之數。
騎兵營配合騎乘步兵營擊破了蒙古八旗的騎兵集團,陳文在合圍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對明安達禮的追擊。
事實上,根本不用陳文心急火燎的去追。合圍完成前,明安達禮始終想要從外圍幫助濟爾哈朗解圍,但是明軍是以步騎混編的戰陣進行合圍,除非濟爾哈朗在合圍完成前帥軍突出重圍,否則就憑明安達禮手裏的輕騎,也想突破堅陣,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奈何濟爾哈朗的安危事關重大,明安達禮不敢輕忽,隻得不斷的帶著騎兵去找機會。直到合圍徹底完成,明軍的鐵騎轉過頭要來收拾這支在數量上已經處於劣勢的八旗軍之時,明安達禮才被潰逃的騎兵裹挾著北逃。
打了敗仗,從哪來自然是下意識的想要往哪裏去,溧水是他們南下迎戰江浙明軍的前進基地,自然是先逃回溧水再其他。至少,到了溧水,北上南京還有機會渡江北返,總比落到一向被滿清稱之為從不留俘虜的閻王爺陳文手裏要強吧。
潰兵北逃,明軍的步騎追擊,數萬人規模的長跑在南京南部上演,被俘獲的雖不一定會立刻死,但是命懸人手,總是不能安心的。
相較步兵,騎兵在時候總是更容易逃脫的,但是江浙明軍從來沒有放任清軍騎兵逃亡的習慣,別的不,戰馬的繳獲可是重中之重,絕不可輕忽的。
隨著本營的騎兵向北追擊一支規模稍的清軍騎兵,李還鄉隻覺得從他父親開始便渴望著能夠回返遼東故鄉的夢想越來越近。想當年,八旗軍在遼東戰無不勝,他們一家迫不得已逃入關內,幾十年過去了,原以為浙江隻會是一個夢想,可是現在策馬追擊著這些落荒而逃的八旗軍,他才意識到,原來夢想真的有成真的一。
四明師的新昌營緊追不舍,但這支規模稍一些的八旗軍卻並沒有逃向溧水,而是奔著東北方向而去,看樣子是打算逃往鎮江的,以便於從那裏渡過長江。
級和繳獲都會是日後議功的憑據之一,清軍的主力已經敗潰,這些東西可謂是唾手可得,交戰時尚且用命,這時候就更不要了。
騎兵追擊,拚的是騎術,被追殺的清軍心急火燎的想要盡快擺脫明軍,壓分量的東西幾乎是能扔就扔。這些蒙古八旗的騎術比之明軍隻強不弱,車騎營追了好長時間,卻也還是隻能撈到了一些不慎落馬,或是戰馬不慎摔倒,亦或是被明軍射中的倒黴蛋。
隨著時間的推移,色越來越暗,在路上遭到清軍襲擊自不待提,就算是黑之後策馬奔馳太過危險對於明軍而言都是不能容忍的。
再這樣下去,車騎營隻能放棄繼續追擊,一旦遭到常州、鎮江一帶步騎混編的清軍突襲,那時候吃虧的就會是車騎營了,就像幾個時辰前陳文是怎麼算計明安達禮時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