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溪縣城,位於蘭江東岸,乃是衢江和東陽江合流北上的要衝之地。陳文此前在這裏留有兩個步兵哨的守軍和半支浙江內河水師,但是在清軍突如其來的強大攻勢下可以是全軍覆沒了,隻要極少數的能夠逃回金華,將實情稟明。
這裏的位置極為重要,既是清軍突襲的關鍵,也是回返的後路要地。但是為求突襲金華的效果,清軍隻在這裏留有四百人左右的嚴州綠營。這樣布置本沒有錯,水道被錢塘水師控製,金華也即將被漢軍八旗快攻陷,唯一對他們能夠產生威脅的明軍遠在向東百裏之外的鄭家塢鎮到安華鎮一線。這裏的四百清軍唯一的用處就是讓其他清軍能夠心安,同時確保糧道的安全而已,本也沒有什麼太過重要的作戰任務。
然而,他們沒有想到的卻是,當陳文率領明軍主力奔襲回援金華府城之時,接到了命令的陳國寶也在明軍主力之後離開了鄭家塢鎮,一路向東,進入到浦江縣後在得到了命令的浦江縣衙和浦江千戶所組織的大批民夫和軍戶的幫助下迅西進,即便是路上的那部分山道也沒有耽誤太多時間,到了第二未亮就趕到蘭溪縣以北的香溪鎮。
浦江營在那裏休整了片刻,由隨行的輔兵製造了一些雲梯後便向蘭溪縣城起了突襲。
相較之下,那四百人的嚴州綠營由於是在前年被陳文打殘後重新組建起來的,又兼有錢塘水營和漢軍八旗在側,城防的戒備很是鬆懈,絕大多數的士卒不是在城裏麵劫掠百姓,就是還在補覺,城頭上隻有三瓜兩棗的守軍僅僅是出了警報就被明軍一鼓而下,而那些城內的清軍除了部分開了城門逃走的,其餘的全部被浦江營包了餃子。
浦江營輕取蘭溪縣城後,並沒有固守待援,而是按照計劃征用了大批的民夫將金華府城通往此間的官道用兩側山林的樹木堵死,並由工兵隊挖掘了大量的陷馬坑,隨後便將探馬撒出去的同時開始了休整。
第一批逃回蘭溪的清軍乃是劉之源的那隊近千人的騎兵,在現了道路已經被明軍堵塞,經驗豐富的劉之源自然意識到了蘭溪不複為清軍所有的事實,可是明軍正驅趕著潰兵在後麵,他們也並不敢回返,隻得進入到兩側的山林中繞道而行。
清軍進入樹林後,策馬便是不可能的了,隻得牽馬而行,可是下了馬,騎兵的戰鬥力遠不如結陣的步兵,遭遇了明軍的埋伏後更是損失慘重。
丟下了一百餘人後,僥幸逃脫的清軍在出了山林後立刻就麻了爪子,因為原本還在官道上的劉之源率領著大部分的清軍騎兵已經消失了,看地麵上的蹄印的話似乎是沿著北麵的山巒又折了回去。
這些被劉之源拿來吸引明軍注意力的棄子在不知所措中很快就迎來了下一批的潰兵,而接下來沒過多久,大隊的潰兵在明軍的驅趕下亡命奔逃,每有掉隊被明軍抓獲的都會直接處死,就這樣一直碰到了這些清軍潰兵後才知道了前麵的道路也已經被明軍堵死了。
絕望之中,除了部分逃進山林的,其他清軍無不痛哭流涕的向明軍投降,待陳文趕到蘭溪時,看到的已經是近千筋疲力盡的漢八旗和那幾百嚴州綠營被繩索捆好,等待著他下一步的處置。
降者免死,這是他此前過的,但是具體的也要等到返回金華後進行了甄別才能將處置方案細化。隻是對於免死和釋放回家,陳國寶還是有一些異議的。
“大帥,這些假韃子都不是什麼好東西,手上沾了不知道多少王師和百姓的鮮血,不能這麼就放過他們啊。”
長期在麾下為將,陳文對於這個部將的了解也遠比他剛剛歸隊的時候要深切得多。這廝就是個直腸子,當他麾下其他的武將都已經開始拿捏著大將的風度的時候,陳國寶卻還是存不住話,想到什麼就什麼,也怪不得他當初在四明山時會得罪了那時魯監國朝的實力派平西伯王朝先。
歎了口氣,其實他原本不打算明白的,既然陳國寶建言了,不解釋清楚了卻也不行,陳文隻得開口道:“從現在到釋放最少還有一兩個月的時間,我可沒打算讓他們吃白飯。尤其是那些杭州駐防八旗的漢八旗兵,舟山之屠的大仇我可沒忘,等進了苦力營,有的是折騰死他們的辦法。”
聽到這話,陳國寶不由得擦了擦額頭的冷汗。他負責過這近半年來北線的防務,苦力營的那些軍官也帶著綠營苦力們擴建過安華鎮棱堡,對於那些家夥以及他們手下的那些前綠營兵組成的監工隊的手段他至今還是記憶猶新。那些活閻王想要累死些清軍還是很容易的,甚至連花費多久都能大概的訂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