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複仇(中)(3 / 3)

“三年後,那個孩子已經長成為少年郎,自覺得學業有成的少年決定去參加院試,不僅拿下了秀才的功名,甚至還是金華府的案。到了崇禎十五年,三年前的舉人已經十九歲了,這一年他參加了府城的鄉試,並且一舉考下了舉人的功名。”

“讀書十餘年,三次參加考試,三次考中功名,那時很少有人會懷疑這位年輕士人的考運,金榜題名,甚至是獨占鼇頭,或許就在三年後的那次會試和殿試。”

讀書、科舉,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還是遙不可及的存在,但是考中了舉人,就意味著家族的命運將徹底被改變,因為中了舉的讀書人已經有資格享受大明王朝優待讀書人的福利待遇,僅僅是投獻的田土就足以讓這麼一個底層家庭一躍而成為能夠影響底層政治生活的大戶。而他的家族的命運因此而得到改變,他的父母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也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

這個故事對於絕大多數處於底層社會的百姓而言很是勵誌,不過也僅僅是因勵誌而感動而已。然而在場的一些府城的士紳卻依稀的想到了什麼,因為故事裏的主人公在崇禎年間金華府城讀書人的圈子中被很多人視之為能夠和蘭溪縣的那位李仙侶比肩的才子,但是這個年輕的士人卻在清軍南下後很快就消失在眾人的視線之中,變得無聲無息,直到……

“三年後,應該是崇禎十八年,但是我們知道,這世上本就沒有這一年,因為在之前的一年京師就被李闖攻陷,隨後韃子就進了關。”

“崇禎十七年,韃子入關,到了原本應該進行會試的第二年更是大舉南下。南京陷落後,奴酋多爾袞下達剃令,勢要將我華夏數千年的衣冠文明盡毀,一時間,抗擊韃虜的鬥爭風起雲湧,作為當其衝的浙江更是如此,其中也有這位年輕的士人的身影。”

“可是到了監國魯元年,江上師潰,渡過錢塘江的韃子橫掃各路王師。及至金華府,督師大學士張國維和朱大典先後殉國,我金華府的府城更是遭受了長達三的屠城,殉難者不計其數,這些人之中有這位士人的父母,有他的同窗,也有那位多年來一直幫助他的先生。”

隨著陳文的娓娓道來,會場上也開始傳出了泣淚之聲,悲傷的氣氛也開始感染開來,他很清楚這些百姓已經隨著這個故事聯想到了這些年來的他們所遭受到的苦難。

“韃子的真夷不過數萬丁,而我大明卻擁有過七千萬丁,人口懸殊到了無以複加的程度,便是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他們淹死。”到這裏,陳文便指著綁在架子上的馬進寶厲聲喝道:

“可正是因為有大批馬進寶這樣的漢奸在遼東、在北方、在江南、甚至是在我浙江大地上為虎作倀,才導致了如今我大明十之**的土地被韃子占據,也正是這些跪在韃子腳下的軟骨頭和韃子一起殘害了我們的父母妻兒、親朋故舊,也正是他們將我等靠著辛勤勞作而獲得美好生活的夢想毀卻無遺!”

“剮了馬進寶!”

“宰了這個狗漢奸!”

“……”

一石激起千層浪,陳文一語話畢,台下積蓄了良久的怒火肆意噴出來,那些含著熱淚怒吼著的百姓險些衝破了明軍組成的防線,看著那份架勢隻怕是一旦衝上來就勢必會將馬進寶徹底撕成碎片。眼見於此,在場的軍法官們便在陳文的示意下拿起了一個個鐵皮喇叭開始指揮著鎮撫兵們維持秩序,也好將流程繼續進行下去。

直到良久之後,迸出的怒火在權利和威信之下稍微平息了一些。略微的嘈雜之中,陳文揚聲喝道:“得上庇佑,王師光複龍遊縣的同時,抓獲了馬進寶這個與韃子一起在我們所在的府城進行了血腥屠城的幫凶。而今,我等就要用這廝的血肉來祭奠這些年來因他而死良善百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