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農廣校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思考(2 / 2)

三、農廣校農村實用人才培養要創新培訓模式

想要對農廣校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創新就必須要采取普遍培訓結合個別培訓的方式,針對不同培訓的對象來進行不同培訓模式的設定,著力來強化農民養殖以及種植大戶、科技帶頭人以及科技示範戶等等人員的培訓工作。在農業技術推廣以及農業技術應用、農業經營以及農業生產管理等方麵起到一個輻射帶動的巨大作用,進而形成示範戶來動輻射戶,輻射戶對一般戶進行影響的局麵,增強我國農民主動用科技的欲望以及學科技的欲望,使得農民能夠很好的參與到農民技術培訓的工作之中來。

在農廣校農村實用人才培訓方麵,要求必須要具有合理、科學的培訓時間,對培訓時間進行靈活安排,要求對季節特點以及農時特點進行順應,在不同農時的季節要深入到農戶、田間、地頭以及農村中來實施巡回培訓。比如說農忙的時候要深入到田間地頭來實施生產實踐指導的工作,從本質上來將受訓人員範圍擴寬,特別是要注重對我國的農民實施反複性培訓。還要實施科學調查的摸底工作,要求農廣校農村實用人才的培訓內容必須要對實際情況進行複核,沒有調查就不會有一定的發言權,農村現狀怎麼樣,農民需要什麼樣和什麼形式的培訓工作,農廣校隻有明確這些信息才能夠根據調研的情況實施有效的培訓,要求按照所從事農民所需以及主導的產業來對培訓內容進行設置和指導,實現有的放矢,隻有這樣才能夠使得培訓工作具有實效性。

本文中,筆者主要從農廣校農村實用人才培養要明確其重要性、農廣校農村實用人才培養要掌握新科學技術以及農廣校農村實用人才培養要創新培訓模式這三個方麵對農廣校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思考以及探索。

參考文獻

[1] 魏誌敏,眭筱菊,夏書娥,高慧琴,臧麗娟. 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 農業裝備技術. 2010(02).

[2] 王燕華,羅建華,彭永華,王雙紅. 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現狀及對策——以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為例[J]. 北方經貿. 2012(12).

[3] 李少華,朱啟臻,高啟傑,熊春文. 啟動農民科技培訓“五個一”工程 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主體保證——赴江蘇、湖北農民科技培訓調研報告[J]. 農業科技管理. 2005(06).

[4] 楊開宏,楊家宏,任樹琴,李鵬貞. 對古城區失地少地農民科技培訓的思考和建議[J]. 農民科技培訓.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