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心理課
幼時體弱,時常患病。那時候家境窘困,也沒有多少有營養的東西可吃。偶爾,母親會從那架竹碗櫃裏拿出兩枚雞蛋,和上麵粉,在熱鍋裏攤好,切成條,給我做上一碗熱騰騰的雞蛋麵。每次,看著那冒著熱氣飄著香味的雞蛋麵,因病不振的食欲就會大開,一頓狼吞虎咽之後,那病似乎也就好了一大半。
有時,母親也會用雞蛋給我做蛋炒飯,自家的菜籽油,加上點母親自醃的雪菜,拌上點自家田頭的小蔥,每次,我都是吃得碗底朝天。隻是,這樣的“待遇”是不常有的,雞蛋不是什麼稀罕物,可那個時候,就是靠家裏僅有的兩三隻母雞,下的蛋都是要攢著,遇上什麼紅白喜事或是看望老人,也是必不可缺的禮,所以不是能常吃的。也許因為那時候不曾吃夠過,所以一直念念不忘,而今念及,唇齒間恍然還留著當初的香味。
諸多的菜食中,魚是我從小喜歡的。而母親燒的魚,是極好吃的:將魚身兩麵煎黃,放上鹽、料酒、薑蒜等佐料,燉透,香味濃鬱。小時候,舅舅在江裏打漁為業,所以,時常會送魚過來,我也便常能解饞了。上了中學,寄宿在學校,每周便隻能回家一兩趟。但每次回家,飯桌上都會有母親燒好的魚。很多時候,母親就等在飯桌旁,微笑著看著我將盤裏的魚一掃而光之後,再來收拾碗筷。冬天天涼的時候,母親也會把做好的魚結成魚凍,給我捎到學校來。時常會與宿舍同學分食,惹來羨慕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