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設計在現時代環境中的表現特征研究
學苑
作者:王菲
在當前快速發展的市場經濟環境下,人們早已從傳統的物質消費轉向了精神消費。尤其是在物質產品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的情況下,產品包裝與造型設計的重要意義遠遠突破功能性特征,成為消費者選擇產品的重要標準,因此,藝術設計在企業競爭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何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以及大眾消費與審美心理進行應用性的藝術設計活動成為諸多設計師思考的一個核心問題。深入了解“表現藝術與再現藝術”基本設計理念,係統分析當前應用性藝術設計的表現特征,可以為當前藝術設計活動功能價值的實現提供一定的指導與借鑒作用。
一、表現藝術與再現藝術
立足於產品包裝與造型設計的應用性的藝術設計活動是對設計師主體思想的表現和對產品客體對象再現的一種統一。也即是說,在進行藝術設計創作過程中,既要能夠按照藝術家對客觀主體的認識經過一係列藝術加工之後而再現客體,同時也必須依賴於設計師本人的審美意識、設計理念與價值追求等等。在長期的藝術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對於表現與再現的側重不同,由此產生了“表現藝術與再現藝術”不同的設計理念,從而奠定了我國應用性藝術設計活動的基礎。因此,我們研究當前藝術設計創新性表現特征之前,首先必須明確主導性的藝術設計思想,使下文的研究更具實踐基礎和理念背景。
李澤厚在《略論藝術的種類》一文中,係統分析了表現藝術與再現藝術之間的差異:“從藝術本質的角度來說,藝術是人類以想象力和情感為特征的反映並把握世界的一種方式。也即是通過審美創造活動表現情感思想和再現現實,在想象、審美與創作實踐過程中實現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之間的融合與統一。這既是人類精神世界與現實生活的反映,同時也是藝術家情感、知識、意念、理想等綜合心理活動的產物。”簡而言之,表現藝術是以表現設計師感受、情感、思想、意趣、審美等主觀意識為核心,按照設計師的主觀意圖通過變形、抽象處理的方式進行對象的設計,比如建築、工藝、家具等等;而再現藝術則是按照現實世界的客觀物象將設計對象呈現在公眾的眼前,既符合其傳統的主觀理念,同時也能加深其對設計師設計與造型思想的認同,比如雕塑、繪畫等等。因此,前者是直接或者間接地表現創作主體的思想、情感,其成熟和繁榮與人類主體觀念、精神思想、審美情趣的覺醒有關;後者是形象、具體、真實地展現客觀物象,使藝術家的思想、情感和意念隱藏其後。兩種設計思想在長期的應用設計過程中具有各自鮮明的呈現方式、應用領域。
然而,正如上文所說,立足於產品包裝與造型設計的應用性的藝術設計活動是對設計師主體思想的表現和對產品客體對象再現的一種統一。也即是說,在進行藝術設計創作過程中,既要能夠按照藝術家對客觀主體的認識經過一係列藝術加工之後而再現客體,同時也必須依賴於設計師本人的審美意識、設計理念與價值追求等等。因此,在部分藝術設計活動中,表現藝術與再現藝術也時常是交叉滲透的。尤其是諸多表現藝術設計作品,雖然不以再現設計客體為核心目的,但也會通過再現設計的方式傳達出特殊的設計思想和設計目的。比如蝸牛式展覽館的設計,便是通過模仿動植物的形象設計出符合當前審美思想、功能需求的設計樣式。除此之外,在部分雕塑、產品造型藝術設計過程中,設計師除了會大量地體現自身的主觀臆想,同時也會打破人們對特定產品或者是設計對象的傳統認識,通過抽象、變形的方式進行對象的設計與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