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樣的組織狀態和這樣的狀態背後的係統、結構、習慣和心智模式,恰恰就構成了企業組織成長,實現企業願景的最大障礙。
觀察中我發現,中國的中小企業往往是“打出來”的,而“打出來”的中小企業組織,往往由一兩個“英雄式”的企業家主導管理,管理風格以“麵麵俱到”、“親力親為”為基調,決策風格以“獨斷”為特征,管理溝通的主要內容是“解決問題”,管理結構基本是“英雄的決策”加“戰士的執行”。而這樣的組織成長過程和管理模式和習慣,造就了許多中小企業的初始成功,但也是大多數中小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處於“止步不前”狀態的“緣由”和“起因”。因此,探索組織成長的新模式,以組織成長引導業務成長,構成業務成長與組織成長的良性循環,也就成為中小企業“破繭”的關鍵。
我的一位夥伴,索奧(中國)的CEO李晨曄先生最近提出,中小企業的“止步不前”狀態,就是組織“作繭自縛”,把自己“鎖定”在了目前的“組織生存狀態”之中,難以突破,舉步維艱的狀態。其特征就是我們在企業中往往可以看到的幾個十分糾結的矛盾狀態:個人效率高與組織效率低的矛盾狀態,對未來發展方向的強烈意願與發展路徑和發展行動茫然的矛盾狀態,無法形成共同願景的狀態,重視解決問題與忽視係統改變的矛盾狀態,分析問題強與共同行動弱的矛盾狀態,開放溝通與形成高效決策的矛盾狀態。
他的這個觀點我十分讚同,要打破這種狀態,“解決問題”的方式已經難以奏效,因為在目前的組織狀態下找到的“解決方案”,固然可以減緩當下的“症狀”,卻反而會強化目前的組織狀態和組織心智模式。要走出這種狀態,就要走出目前的組織生存狀態,走出給組織帶來成功的組織成長模式及管理模式和習慣,走出當前的組織心智模式。走出目前的組織生存狀態,就是在“做新事”的過程中,形成新的組織狀態,這需要組織的領導團隊帶領組織重新 “共同勾畫、共同謀劃”自己的未來,需要組織在 “行動自己的未來的過程中”,形成組織成長的“知”與“行”的反饋學習能力,逐步構建新的、實現未來所需要的組織成長係統和領導力,逐步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習慣。
簡而言之,“美麗的飛翔”來自於“破繭”,走出當下的組織生存狀態的破題,就是發“組織變革”之願。中國企業如此,我們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