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淩波微微思索了一下,突然“啊”地一聲叫了出來,說道:“師父,那信的提稱語是‘何堂主如麵’。堂主……堂主,難道那姓何的竟是鐵掌幫的堂主?”
李莫愁沉吟道:“之前我見他居所位置與房中擺設,似乎與沅江上六十三家船行有著莫大的關係,因此當時見裘千仞的書信上稱呼他為‘堂主’,以為這是船行的稱謂,也並未多加留意。但剛才聽蕭遙無意間提起,這時細思回想起來,其中的的蹊蹺玄機,恐怕……”說到這裏,李莫愁不再言語。
洪淩波的麵色此時也凝重了起來。她思索了一會後,說道:“如果那姓何的之前確實是鐵掌幫的堂主,那麼裘千仞給他書信,要他妥善安置幫內遺物便是理所當然之事了……”頓了一下後,她忽然豁然開朗,驚喜地說道:“師父,一定是這樣的。那裘千仞老賊雖然十餘年來不知何故在江湖上銷聲匿跡,不知所蹤,但他心裏定然是放不下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鐵掌幫,不願自己的心血就這樣輕易地付諸東流,這才將那埋骨峰上的遺物暗中打包,交由自己原來手下的堂主妥善保管起來,以便日後東山再起時說不得便能用上了。”
蕭遙聽了洪淩波的話,猛然想起了那裘千仞其實早在二次華山論劍之時便已被一燈大師點化,遁入空門,此後便一直跟隨在一燈大師身邊念佛悔故、贖惡從新。可關於這件事,江湖上知者甚少,李莫愁和洪淩波自然也不可能會知道。但雖然如此,洪淩波的那番猜測其實也並非是全無道理的妄斷之言。
裘千仞雖然人已入佛門,但蕭遙根據其在神雕俠侶原著中絕情穀的反映來看,隻怕心中的凶戾暴怨等諸般情緒依然未解。佛家講究四大非有、五蘊皆空、六根清淨,裘千仞法名雖為慈恩,但心中實無一絲一毫的慈悲恩典之情,隻在臨死前終於幡然醒悟,求得了瑛姑的諒解。當初他與妹妹裘千尺相逢於絕情穀中,因怨恨黃蓉害死了他的弟弟裘千丈,便奪過尚在繈褓之中的郭襄,企圖殺了她報仇;後又在雪林樹屋之中,雖得一燈大師百般開導,但終因心中總是想著諸惡事已做,不能令不做,是以始終不得安樂,後終於無法克製自己,先是陰差陽錯殺了躲藏在雪人之中的瘦丐,又以鐵掌擊死彭長老。裘千仞心中惡障這般難消,與剛才洪淩波揣測他心中還牽掛著鐵掌幫,二者追根溯源,其實均是因為裘千仞塵根未斷所致。蕭遙想到這裏,心中對洪淩波那敏銳的洞察力也是暗暗佩服。
李莫愁聽了洪淩波的推斷,心中也覺定是如此,不禁出聲罵道道:“裘千仞這老賊,心思忒也多了,既然當年鐵掌幫解散時都不知所蹤,現在鐵掌幫早成昔日黃花,就更該好好退隱江湖,頤養天年,居然還有這許多彎彎繞,隻是可惜那鐵掌秘籍不知流落何方,唉,可惜啊,可惜。”
蕭遙聽到李莫愁連歎可惜,本欲直接點明裘千仞已跟隨一燈大師遁入空門,那鐵掌和水上漂的秘籍必然不會再帶在身邊,但他轉念一想,卻又改口說道:“師父,那裘千仞失蹤十餘載,他自己的鐵掌和水上漂的功夫必然已經練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那麼鐵掌和水上漂的秘籍他也沒必要再日日帶在身邊。不知有沒有可能,那曆代幫主的傳承秘籍是被裘千仞傳給了幫中的其他高層?”
蕭遙這話原本就隻是揣測之言,並沒有任何的真憑實據,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李莫愁聽了蕭遙這話後,陡然間柳眉倒豎,麵若冰霜,陰惻惻地說道:“裘千仞已經失蹤了十餘年時間不露麵,也不知他早已死在了哪處荒山野嶺之中。但說到高層,為師倒還真想起來了一個人,偏偏他又姓阮。嘿嘿,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偏行。說不得,為師便要去走上一遭了。”
洪淩波見師父突然間神色大變,三分喜悅中還摻雜著七分怨怒,便問道:“師父,您說的那個姓阮的是什麼人?”
李莫愁嘿嘿冷笑了兩聲後,卻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吩咐道:“淩波,準備一下,咱們先不去江南了,留陸家莊裏的那些人多活一些時日。咱們將這些東西放回赤煉山莊後,就先去一趟衡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