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亂葬崗(1 / 2)

聽到“亂葬崗”三個字,肥仔臉上的肌肉立刻僵硬住,難以置信地環視周圍,邊上是鬱鬱蔥蔥的樹木,腳下是紛亂蕪雜的荒草,背後以及眼前是橫七豎八的墓碑。

肥仔驚異地歎道:“還真他媽是亂葬崗。”

肥仔說這話聽著讓人很別扭,搞得他好像來過似的。

我真不知道自己跟著他來瞎湊熱鬧,到底是正確的選擇還是錯誤的選擇。

那東家消失在亂墳之中,走得比鬼還快,我們生生被拋在荒涼墳地。

我和肥仔四下裏瞧了瞧,準備找尋來時的路打道回府,可我們置身在一堆無名墳塚間,已經無法判斷是從哪個方向來的,我們先前是跟著那東家一路走來的,壓根沒想到要記道路上的明顯標誌。

我推了推正在歇氣兒的肥仔,催促他道:“肥倫,我們得趕快回去。”

雖然肥仔也有些害怕,不過他死要麵子,肯定不會表露出內心的恐懼,他故作鎮定地說:“等大爺我歇會兒。這狗崽子是用飄的吧,不然怎麼能走這麼快?他娘的,他沒去國家隊,真他媽是浪費人才!”

肥仔自顧自地噴著口水罵那東家,他又對著周圍的環境審視了一番,抬頭問我:“剛才我們從哪兒進來的?這地方邪氣……”

“用你說,我也知道邪氣!”媽蛋,原來肥仔也沒記住來時的路,我的心情瞬間跌落穀底,甚至有些絕望。我知道肥仔口中說的“邪氣”指什麼意思,在文成沒人不知道這詭異的亂葬崗,出了名的極陰之地,素有“無人禁區”之稱,十多年前發生過一件轟動縣城的詭異案子,曾有一個少女誤打誤撞到了這亂葬崗,慘死在林間,就連腹腔內的髒器都被掏空,警方接到少女家屬的失蹤報案後,全城搜索,沒能找到,最後還是獵犬帶著警察找到了少女的屍體,不過警方一直沒破案,估摸著這無頭公案如今都快銷案了吧。

自此後,根本沒人再敢往這走。

說起來這亂葬崗還得跟一個曆史人物牽扯到一起,那就是“草王”吳成七。

吳成七是元末時期在文成響當當的一號人物,幼時曾在黃坦金爐鄉待過,沒錯,就是我和祖父母生活的地方,也就是劉師傅當赤腳醫生的地方。

吳成七因嫉恨元末腐敗統治,遂與鄉鄰及有識之士揭竿反元,就是這幫拿鐮刀、扛鋤頭的種田之人,搞得元軍雞犬不寧。

以吳成七為首的起義軍發展迅速,隊伍越來越龐大,聲勢越來越浩大,甭管是烏合之眾,還是正義之師,但凡隊伍一壯大,就得來個領班的,不然就是一盤散沙,於是他自封“吳王”,人稱“草王”,統領義軍。

當然,跟春秋時期“破越敗齊、稱霸一時”的吳王夫差相比,吳成七頂多就是一根蔥,但是蔥也有蔥的好,比如能炒菜,還能炒出香來,吳成七所率的起義軍四處安營紮寨,大破元軍,捷報連連,震動了元行省,於是朝廷立刻派兵絞伐,軟硬兼施,甚至招安,不過“草王”吳成七不吃那一套,許是自己當王當爽了,不想被束縛,因而拒絕了元朝廷的招安。

既然如此,那就隻能魚死網破,於是元行省派處州路總管府治中葉琛率師征討,“草王”吳成七手下的幾名得力戰將在應戰中接連戰死。之後起義軍節節敗退,躲入霧障彌漫的密林,最終遭受元軍圍困,幾近被全殲,而起義軍戰死的那片密林就是我和肥仔現在所站著的亂葬崗。

當時吳成七自知形勢不妙,便命帳下一術士支招,那術士精通風水玄術,讓吳成七命存活之人各點一盞燈籠,後來我才知道那就是劉師傅在擺“七星落垟”陣時所用的聚魂燈,術士想引飄散於山間的怨靈故布迷陣,助其突圍,以障眼法避開葉琛所率的元軍。然而吳成七卻沒能逃過厄運,聚魂燈將其引入了黃坦稽垟的豺狗洞,之後被斬殺於洞內。

據說那豺狗洞至今仍能聞到一股血腥味,隻要踏進洞內就會有陰風拂麵,令人脊背發涼。後來民間傳說,葉琛之所以能夠順利擊潰起義軍並誅殺“草王”,是得益於另一位曆史人物劉基的協助,也就是眾所周知的後來的明朝開國元勳劉伯溫。

劉基少時偶得《奇門遁甲》、《六甲天書》,習得玄學秘術,道通天地,能預知生死。在葉琛討伐吳成七之前,劉基曾將一方血紅玄玉交予葉琛,說血染此玉可破迷障。

當葉琛看到被圍困於密林的吳成七等人竟突然消失,便想起劉基之言,於是割破手指,以血染玉,頓時林間迷霧散開,便見吳成七等人提著燈籠逃往稽垟,入了豺狗洞,於是領兵一路追殺,斬吳成七於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