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走進深淵(1 / 2)

三天後,喜旺和三哥喜林,背著簡單行李,來到三十裏外石臼煤礦,下煤窯掙錢還賬。

石臼煤礦坐落在深山老林,屬縣辦小煤礦,設計年產十五萬噸,處於擴風井走大巷階段,離正式出煤尚有時日。

煤礦主副井相距五百米,主井下人、下料、出煤、進新鮮風,副井排汙風,主井罐籠還沒安裝,主井筒臨時用道木交叉三角形支撐,用電轆轤下人、下料和出煤,上下人一次隻能一個,上下人時,利用電鈴通知井上井下,人綁坐在自行車座上,開啟電轆轤,搖搖晃晃下上到六十米深井底平地,下料時把自行車座換成鐵鉤子或木框,把木材、機器設備、石子細沙等材料掛在鐵鉤子或木框裏,出煤用木框裝。

煤礦主副井已通風,現主要工作是擴寬風井和大巷,澆灌井筒,安裝罐籠,挖水倉,進窩頭,整形工作麵,為盡快出煤作準備。

石臼煤礦采用基礎設施采煤,大巷、窩頭、工作麵全用木料支撐,大巷鋪裝道軌,用礦車運送材料和煤炭,工作麵用小型皮帶運輸機運輸,窩頭用荊框運煤,窩頭和工作麵采用人工和炮采,窩頭輸送風使用小型風筒。

附近有了煤礦後,幾十年來,為生計,成年王家窩男人大多下過煤窯,他們深知下煤窯的艱辛和危險,深諳下煤窯是‘死了沒埋活’的深切含義,刻骨銘心知道,下煤窯不但辛苦,而且處處充滿危險,一不小心不是喪命就是落下終身殘疾,王家窩下煤窯死和傷殘十幾人,給王家窩人留下切膚記憶和永久傷痛,不到實在沒法,王家窩人不願走進煤礦。

煤礦有三大危險和公害,瓦斯、冒頂和水淹,技術力量不到位,技術人員玩忽職守,三公害其中任何一個發生,足以毀掉一個煤礦,造成大量煤礦工人傷亡,開煤礦初始階段,三公害慘痛教訓深刻難忘,早年王家窩挖煤死的七人,兩個死於瓦斯爆炸,三個死於冒頂,兩個死於水淹,王家窩人對三公害談虎色變,老少皆知,隨著技術進步,政府重視,三公害發生幾率逐年減少,不再成為煤礦傷亡主因素,其它傷殘逐漸成為煤礦傷亡主因。

除公認三公害,煤窯底還有許多數不清不安全隱患,不按規程操作,疏忽大意,缺乏經驗,隨時麵臨傷殘甚至生命危險,綁在自行車座上下井,腿沒下垂蹬直,不小心腿搖晃夾進井筒木縫,人會被撕成兩半,安全帽沒戴好脫落,可能磕破頭,或被煤塊垂落物砸成腦癱,礦燈故障,電沒充足不能照明,即刻體驗到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之感,破頭、電擊、撞車、迷路、掉進水倉等危險隨時降臨,用皮帶機運送木材,往皮帶上放木材站錯方向,木材隨時穿腸破肚,沒聽到放炮警示,人被炮灰埋進礦渣裏,屍首可能找不到,勞累過度體力分配不均勻,暈倒在不該倒下地方,死神和傷殘隨時即來,體力不足,沒有打好木支撐,支柱倒塌,窩在下麵人,不死也被砸全癱或半身不遂,馱工沒掌握好身後幾百斤荊框下滑方向,荊框和身子撞在木幫上,人不瘸臉也脫層皮,其它危險層出不窮,無盡詳述,想全身而退,隻有小心從事,勞逸結合,精神飽滿,按規操作,虛心向有經驗老工人多學習,多琢磨。

究與此,安全是煤礦頭等大事,有條件大礦,角角落落配有安檢設施,和有經驗安檢技術人員,來礦新工人,一定經過嚴格安全技術培訓,拿到合格證書後方能下井,下井後要有有經驗有責任心熟練工人帶領才能實施操作,在熟練工人帶領下,許多危險防患於未然,遇危險能及時得到正確施救,避免許多事故悲劇發生,曉亮下煤窯時,拜有經驗極具責任心張為命為師,至少三次,張為命把曉亮從死神邊拉回,曉亮記憶猶新,沒齒難忘。

新開石臼煤礦不具有大礦設備和條件,喜林喜旺經過一天簡單培訓指導,第二天隨老工人下了井,喜林年長敦實有韌勁,分到井下運木材,一班八小時,不停往返於二裏多地大巷和窩頭之間,先把幾十根每根百十斤撐木搬到礦車上,沿大巷道軌把礦車推到長三百多米,上斜四十多度,一人多高,四多平方米截麵,左右上全由槐木支撐,地麵坑窪不平,處處充滿煤泥窩頭底,把兩米多高,兩把粗槐木一根根從礦車上卸下,一根根肩抗手拖把槐木運到窩頭頂,憋足勁喜林,開始時七八分鍾把一根槐木從窩頭底運到窩頭頂,三根後體力不支,第五根時,喜林厚厚夾襖水洗一樣被汗完全沁濕,全身塗滿稀煤泥和煤塵,風筒輸送冷風吹來,喜旺似掉進冰窖,牙打冷顫,抖如篩糠,憋足一口氣,喜林腳蹬手扒,用盡全身力氣,二十多分鍾,把槐木運到窩頂,喘息良久,連滾帶爬,蹭到窩底,咬牙背第六根槐木,一步一挪,走出七八步,槐木大山樣把喜林壓在身下,意識模糊喜林蝸牛爬樣爬行兩米,昏倒稀煤泥裏,一直留意觀瞧窩班組長李全耀,把喜林背到僻靜幹燥風井處,給喜林換上幹淨衣服,陪護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