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白事會(2 / 2)

輩分越大的親戚,跪拜的距離越遠,像以琅的嶽父,拿著跪拜的墊子,手裏拿著一把香,從屋外開始跪拜,每隔一步,就要跪拜上香。

以琅的嶽父是鄉下人,平日裏嘻嘻哈哈沒個正行,穿衣也較邋遢。可今日卻叫以琳刮目相看,他跪拜的姿勢極其標準,臉上一副肅穆的神情,叫人肅然起敬。

一路跪拜到八仙桌前,老嶽父的額頭上已經掛滿汗珠。桌上擺了三個酒盞,桌前放了個臉盆,將酒盞裏的水酒,倒進臉盆裏,算是給爺爺敬酒。老嶽父將三支香橫握在手裏,每磕一次頭,敬一次酒,三次之後方起身插香。白布後的骨灰盒處,也得敬香,不過不用跪拜。

趁著親戚們跪拜的當口,六叔聯係的桌椅碗筷到了,男人們幫著擺桌子,女人們負責洗碗筷,不出一小時,就將桌椅碗筷全部擺好。六叔的妻子,帶著幾個女人洗菜切菜,六叔則開始炒菜,一切井然有序。

酒席照例是午飯晚飯兩頓,吃過午飯,賓客們略覺無聊,有的開始打撲克。父親在和地理先生慶文,商量爺爺出殯的事宜。慶文爺爺已經七十多歲,腿腳早已不靈便,精神頭卻還好,還騎著電瓶車四處去給人挑吉日。

早在爺爺去世那日,慶文爺爺的兒子就來過一趟,在牆上貼了一張該避忌喪禮的人的歲數。江城的地理先生有種說法,某些特定歲數的人和死者相衝,必須避忌。既不能送死者火化,也不能送死者出殯,小姑姑正好趕上相衝的歲數,很是鬱悶。

慶文爺爺和爺爺是老相識,兩人早在文革之前就相識,那時爺爺當村幹部,上麵有明令,要破四舊,打倒封建迷信。有好些地理先生,算命人都遭了殃,算命的古書被收繳了不說,人還要被打個半死。

爺爺為人處世最是中正平和,輕易不得罪人,所以一直以來和慶文爺爺的關係挺好。這次喪禮事宜,爺爺去世前就同父親做了交代,要慶文爺爺親自主持。

出殯定在一個多月後,到時還得請八個將軍守夜,陳家一家人也得給爺爺守夜。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幾個姑姑都對地理先生很感興趣,連前門的鄰居周英也來湊熱鬧。

慶文爺爺給大家普及了撞喪的概念,原來參加喪禮是存在一定風險的,如果和死者相克,很有可能有的賓客在喪禮上人就沒了,這就叫撞喪。所以辦葬禮,千萬得請有經驗的地理先生,才能避免不幸的發生。

年輕的時候,以琳自然不信鬼神之說。但是奶奶死後好幾個月,以琳切切實實感受到了恐懼,那段時間,以琳每晚必將做噩夢驚醒。無獨有偶,大姑姑也印證了這一說法。

就算爺爺死得很安詳,爺爺去世後的這幾晚,以琳也不敢睡,每晚都將燈開到天明。慶文爺爺對自己處理過的撞喪誇誇其談,這以琳自然是不信的,若是按照他那個撞喪法,這江城早就沒人了,人老了就是容易吹牛,以彰顯自己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