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擺了三桌,母親特意多做了飯菜,留洪福爺爺,還有來看望爺爺的鄉親吃個便飯。父親在廳堂拉了電線,安裝了很多白熾燈,將原本昏暗的廳堂照得雪亮。
爺爺得了肝癌之後,母親做菜十分清淡,是故今晚的菜色十分素雅。以琳想起以前暑假,爺爺奶奶做的菜,奶奶生前的拿手菜酸菜煎辣椒,所選的辣椒其辣無比,但卻是下飯神器,雖說每次吃完以琳都會辣得拉肚子,下頓卻還是忍不住要去吃。
奶奶還喜歡醃辣椒,醃金桔,雖然口味比不上買來的,卻別有一番鄉土風味。要說做菜的水平,爺爺比奶奶更勝一籌,爺爺常年一人在外工作,做飯洗衣都要自己搞定,久而久之,就鍛煉出一身做菜的好手藝。
爺爺做菜講究個香辣鹹鮮,老一輩做菜,因為年輕時吃不到油水,所以總喜歡放很多油。尤其是炒素菜,不放豬油簡直沒法入口,爺爺的豬油拌飯,醬油拌飯,伴隨了以琳的整個童年。
爺爺的拿手菜是紅燒排骨,每次回老家,以琳總要點上好幾遍。爺爺做的紅燒排骨,是放在高壓鍋裏頭燜出來的,成品既不油膩,咬起來又不費牙。爺爺的手藝,簡直可以和餐館裏的大廚相媲美。
爺爺最喜歡吃香脆的食物,例如油炸蘭花豆,酒鬼花生米,這些零嘴下酒是極好的。可這些油炸食品,刺激性食品,爺爺得了癌症之後就得忌口。母親曾說過,饒是爺爺那麼溫和的脾氣,都因為母親在他麵前吃辣椒醬而氣悶。
看著滿廳堂的親戚,這樣的大型家庭聚會,以琳參加得很少。自高中之後,十年間她都在外奔波,親戚間的婚喪嫁娶,以琳幾乎都沒參加。在她的記憶中,隻在小時候,跟著父母或爺爺奶奶,參加的一些婚喪嫁娶,現在已經記憶模糊。
爺爺吃飯不消化,照例是喝灌裝的八寶粥,爺爺這人就是這樣,害怕麻煩別人,卻對別人的要求來者不拒,能幫就幫。母親從醫院處購買了嗎啡,以備不時之需,看著爺爺安好地躺在床上,考慮到總不能父女倆都請假,以琳連夜開車回到蕉園,第二天照常上班。
夜晚的山路有些嚇人,雖然隔不遠處就有路燈,但總體還是漆黑一片,若不是這次爺爺回老家,以琳估計夜晚不會獨自開車出門。第二日下班,以琳照舊開車去看爺爺,以琳已經在心裏做好打算,每日下班都去看看爺爺,希望他能熬過這一關。
可當以琳再次看到爺爺的時候,她的心徹底地灰下去了,爺爺躺在床上,氣若遊絲,跟昨日精神亢奮的樣子,根本沒法比。看來昨日,爺爺是回光返照,爺爺的命很硬,以琳本以為爺爺能熬過這次難關,現在看來機會渺茫。
以琳很是後悔,自己回到江城以後,因為和家裏鬧別扭,回父母家看爺爺的次數實在是少,直到現在,她才真正感受到,子欲養而親不在的無奈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