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意外來電(1 / 2)

馮麗豔說道:“這網絡就是這點好,隻要你想寫,你就能寫。讀者的水平參差不齊,小學生寫的小說有小學生看,每個作者都能找到自己的讀者,每個讀者也能找到合自己口味的作者。我跟你們講,寫小說能收獲的還不僅僅是這些,寫小說能跟自己的內心深處對話。我剛開始寫小說的時候,工作到差點猝死,壓力特別大,甚至頭腦也不清楚,寫完第一部小說,我的壓力舒緩了好多。”

馮麗豔看向屋主老先生,隻見他精神抖擻,眼裏閃著火光,聽得異常認真,可見他對寫小說這件事是真的上心。

馮麗豔問道:“對了,您叫什麼名字,該怎麼稱呼您比較好?”以琳突然意識到自己在蕉園住了這麼長時間,居然不知道老先生的名字,一時間有點尷尬。

老先生說道:“我姓蔣,叫蔣沛,蔣介石的蔣,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沛。”以琳讚道:“好名字,一聽就知道您父母是知識分子。”

蔣老先生說道:“哎,不是什麼知識分子,但他們特別向往知識的殿堂,可惜我沒趕上好時代,遇上了文化大革命,沒辦法的事。”

馮麗豔說道:“那我們以後就叫你沛公如何?”以琳說道:“依我看,叫蕉園老叟可好?院子裏有芭蕉樹,所以這處就叫蕉園,沛公年紀大,就叫老叟,連起來叫蕉園老叟。”

馮麗豔一聽,聽出了門道,說道:“以琳你也看過那本《土默熱紅學》是不是?”以琳說道:“這麼冷門的書你竟然也看過?”

馮麗豔說道:“看過看過,簡直太精采了,這蕉園老叟的名號實在是貼切。”蔣老先生問道:“那什麼紅學是什麼書?跟蕉園老叟有什麼關係?”

以琳解釋道:“這土默熱啊,是個吉林大學的退休教授,也是《紅樓夢》發燒友。那個時候我還在長春念大學,有一天在圖書館發現了一本《土默熱紅學》的書。他實在是大膽,推翻了《紅樓夢》的原作者是曹雪芹這一說法,他說《紅樓夢》是洪昇寫的,也就是《長生殿》的作者。”

馮麗豔接著解釋道:“是啊,裏麵還提到蕉園七子,洪昇和姐妹們在蕉園長大,一起讀書寫詩,自號蕉園七子,是紅樓夢十二釵的原型。洪昇和曹雪芹的爺爺曹寅是知交故友,所以《紅樓夢》的手稿傳到曹雪芹手裏是很有可能的。而且曹雪芹自己也在序言裏寫自己批閱增刪五次,承認《紅樓夢》一書不是自己寫的。”

以琳也激動地說道:“我當時這麼癡迷土默熱紅學就是因為洪昇是我們浙江人啊!這是多麼值得驕傲的事啊!我真後悔當時在長春沒有去拜訪這位土默熱先生,不過後來他來過杭州西溪做演講。”

蔣老似乎有些難堪,說道:“哎,到底你們是讀書人,看的書多,我還是業餘的。”這也勾起了馮麗豔的自憐,說道:“讀的書多有什麼用,現在還不是過得淒淒慘慘戚戚,要不是以琳救助,我還住在那個陰暗潮濕的小破屋呢。”

以琳寬慰兩人道:“哎呀,好好的,說這些幹什麼,難道我們還要分個高低不cd是文學愛好者,文學哪有高下之分,寫得深刻的很多人還看不懂呢,現在小白文市場多火熱啊!寫得簡單直白看的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