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國自殘之父食子—國盜之九姬昌3(2 / 3)

對於姬昌政治功績正史(如《史記》等)中的記載敘述很多,鄙人就不再多表,單就姬昌為對付商紂王的政治高壓和迫害上玩的陰謀手段很多,總結起來多是執行薑子牙《金匱》、《六韜》中的韜略。鄙人簡單羅列如下:

手段之一忍耐。忍耐父親季曆被商王陰謀囚禁害死的悲痛,迎娶商王公主。《意林.太公金匱》引太公(薑子牙)言:“書鋒:忍之須叟,乃全汝軀。”《意林》為公元787年,唐朝封疆大吏馬總集諸子精華,編著成《意林》一書6卷,流傳至今。馬總,唐代德宗、憲宗時人,元和(憲宗年號,公元806-820年)中由虔州刺史遷安南都護,用儒術教其俗。按馬總所編《意林》,係據晉代庾仲容所編《子鈔》加以增損而成。庾仲容,南梁(公元502—556年)人,取周秦以後諸子雜記凡一百O七家,摘錄其要語,輯為三十卷,名《子鈔》。《意林》所取七十一家為:《鬻子》、《太公六韜》、《晏子》、《孟子》、《道德經》、《魯連子》、《鄧析子》、《胡非子》、《纏子》、《屍子》、《太公金匱》、《曾子》、《子思子》、《管子》、《荀卿子》、《文子》、《範子》、《墨子》、《隨巢子》、《韓子》、《列子》、《鶡冠子》、《申子》、《燕丹子》、《尹文子》、《陸賈新書》、《莊子》、《王孫子》、《慎子》、《鬼穀子》、《公孫文子》、《晁錯新書》、《賈誼新書》、《呂氏春秋》、《淮南子》、《鹽鐵論》、《說苑》、《新序》、《法言》、《太玄經》、《新論》、《論衡》、《正論》、《潛夫論》、《風俗通》、《商君書》、《阮子》、《正部》、《士緯》、《通語》、《抱樸子》、《周生烈子》、《荀悅申鑒》、《仲長昌言》、《典論》、《魏子》、《人物誌》、《任子》、《篤論》、《體論》、《傅子》、《唐子》、《秦子》、《梅子》、《物理論》、《太玄經》、《化清經》、《鄒子》、《成敗誌》、《古今通論》、《中論》。屬雜家類的《鬻子》、《鶡冠子》、《子華子》、《劉子》、《淮南子》。以上提及的古籍有很多已經散失了,也多虧《意林》的摘抄得以保全隻言片語。

姬昌的父親季曆在統率姬周時為安定邊陲為商王東征西討,所用多為陽謀,武功顯赫,因此才招來殷商統治者的嫉恨,進而幽殺之。根據《竹書紀年》所載季曆並非因為有姬昌這個“聖子”才父以子貴接手西岐的,其實姬昌的爹季曆並非等閑之輩,古本《竹書紀年》謂武乙三十四年,\"周王季曆來朝,武乙賜地三十裏,玉十彀,馬八疋\"《太平禦覽》卷83皇王部引;古本《竹書紀年》曰:\"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太丁四年,周人伐餘無之戎,克之\";又,太〔文〕丁四年,\"周王季命為殷牧師\"《後漢書.西羌傳》注引。\"太丁七年,周人伐始呼之戎,克之\";又,\"十一年,周人伐翳徒之戎,捷其三大夫\"《後漢書.西羌傳》注引。根據季曆之功績,商王太丁(又稱文丁,紂王辛的爺爺)因而封季曆為商的\"牧師\",即商朝西部的眾諸侯之長。但最終因為功高蓋主被商王文丁殺害,對此《古本竹書紀年》有多處記載,如《晉書.束皙傳》記載《古本紀年》:文丁殺季曆。《北堂書鈔》卷四一政術部記載《古本紀年》雲:文丁殺周王。《史通.疑古》記載《汲塚書》曰:文丁殺季曆。《史通.雜說上》記載《竹書紀年》:文丁殺季曆。根據王國維先生《竹書紀年疏證》:商文丁十一年,(文丁)王殺季歷。(《晉書.束皙傳》、《史通》《疑古篇》、《雜說篇》引《紀年》:「文丁殺季歷。」《書鈔》四十一引「文丁殺周王」雲雲。)王嘉季歷之功,錫之圭瓚、秬鬯,九命為伯,既而執諸塞庫。季歷困而死,因謂文丁殺季歷。(原注:執王季於塞庫,羈文王於玉門,鬱尼之情,辭以作歌,其傳久矣。案:庚信《齊王憲碑》:「囚箕子於塞庫,羈文王於玉門。」)另一種說法就是季曆被商王帝乙(紂王的爹)所害,先是帝乙加封姬昌為\"伯侯\",號周公。後帝乙懼西方諸侯成為季曆的羽翼,構成對殷商的威脅,於是囚殺季曆。還有一種說法就有人引司馬遷《史記》中的記載,認為季曆也是被紂王所殺,如《史記.龜策列傳》載:(紂王)殺周太子曆,囚文王昌。這一說法與《竹書紀年》不符,而且稱季曆為\"周太子\",稱其子為\"文王昌\"顯然是用周已經統治天下後的稱謂,不如《竹書紀年》記載合理。其後的《呂氏春秋.首時》也記載但並未說明到底為那位商王所害:“王季曆困而死,文王苦之。”高誘注:“王季曆,文王之父也。勤勞國事,以至薨沒,故文王哀思苦痛也。”但不論是商朝那個帝王所害,但季曆因權重遭忌被軟禁幽困絕食死或餓死,等同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