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盜之宗自殘篇2(3 / 3)

總結曆史,先人們去殺人、吃人表麵看起來似乎有兩方麵的原因:人禍和天災。二者貌似被動,但細一總結我們就會發現是人對權利的爭奪才導致的這一切!利益爭奪使人來利益間爭奪取舍,爭奪在個人之間就是家仇,發生在國家之間就是國恨,戰爭又是國恨最為直接的表現方式,而戰爭直接催生的就是天災人禍,如大蕭條、大饑荒,就像曹操所賦‘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情況一如現在西亞北非巴爾幹的戰爭和難民潮。說到根上百分之九十都是因人對王權霸業對名利的爭奪造成的,即便是旱災也大都發生在兵荒馬亂或是大戰之餘,終究是利益爭奪才致使發出如此人間慘劇,而《孟子梁惠王》中所說“率獸而食人”則含蓄了很多。一如淹死在地中海的難民,貌似他們自己是真凶、大海是真凶,如果不偷渡如果不逃離大海淹不死的他們,但真像卻是他們是被這個利欲熏心的世界的當權者淹死的,是被發動這些戰爭的主使者幕後者淹死的。

總結曆史人像野獸一樣殺人吃人的表現形式很多,主要有如下五種:

第一種是因當權者輿論引導而吃人。把喪權辱國的國恨移恨一人,這多因腐敗國家輿論引導致百姓的矛盾。中國曆史上多次發生群體性吃人事件,比如《資治通鑒》記載後晉張彥澤投降降契丹。天福十二年(947年),契丹老大耶律德光進逼開封,命張彥澤與傅住兒率二千騎兵為前鋒先入京師開封,張彥澤倍道疾驅中夜時分從封丘門斬關而入幫契丹攻下開封,並在開封大肆屠戮。剛被用完就被耶律德光擒殺,百姓剖開他的頭顱,挖出腦髓,又割其肉,一道烹食。“高勲訴彥澤殺其家人,契丹主亦怒彥澤剽掠京城,並傅住兒鎖之。以彥澤之罪,宣示百官,問應死否?皆言應死。百姓亦投牒爭疏彥澤罪。次日,斬彥澤及住兒於北市,仍命高勲監刑。彥澤前所殺士大夫子孫,皆絰杖號哭,隨而詬詈,以杖撲之。勲命斷腕出鎖,剖其心以祭死者。市人爭破其腦取髓,臠其肉而食之。”僅以明朝為例:正德五年(1510年)八月,太監劉瑾被磔死,淩遲三日,共剮3300餘刀。行刑之日,北京鼎沸,百姓相爭以一錢買劉瑾一塊肉,生吞以泄恨。張岱《石匱書後集》記載崇禎二年(1629年)冤殺的袁崇煥:“(袁崇煥)遂於鎮撫司綁發西市,寸寸臠割之。割肉一塊,京師百姓從劊子手爭取生啖之。劊子亂撲,百姓以錢爭買其肉,頃刻立荊開腔出其腸胃,百姓群起搶之,得其一節者,和燒酒生齧,血流齒頰間,猶唾地罵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盡,止剩一首,傳視九邊。”,恨“時百姓怨恨,爭啖其肉,皮骨已盡,心肺之間猶叫聲不絕,半日而止,所謂活剮者也……百姓將銀一錢,買肉一塊,如手指大,啖之。食時必罵一聲,須臾崇煥肉悉賣盡。”用之與殺之大權皆掌握在帝王股掌之間,平民百姓百姓其迂其悲可見一斑,一是牆倒眾人推之醜態,二是窩裏鬥之醜態,如國家把把百姓吃袁崇煥肉之心引導到抵禦外敵上大明何以亡?隻能說天不明乃至人之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