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葡萄事兒一桶彙
財生活
作者:張雅凝
拉圖酒莊不再出售期酒
為了更好地將葡萄酒銷售出去,波爾多的葡萄酒批發商搞出一套類似於期貨的銷售辦法,也就是葡萄收獲之後第二年,當葡萄酒尚未裝瓶的時候,就開始將葡萄酒進行銷售。首先,葡萄酒會將酒從酒莊出售給主要的葡萄酒批發商,然後再由批發商分次銷售給其他葡萄酒批發商、零售商。葡萄酒還沒有裝瓶之前,已經經過多次轉手,如同期貨。因此作為期貨的葡萄酒,也就被稱為“期酒”(也可以稱之為“酒花”)。
2012年4月13日,法國波爾多五大酒莊之一拉圖酒莊宣布,2011年份將是酒莊銷售的最後一個期酒年份。之後,酒莊將隻銷售裝瓶後的現酒,甚至可能會等酒莊認為到了適飲期後,才發布這個年份的葡萄酒。拉圖酒莊的總裁Frederic Engerer表示:“銷售一款尚未裝瓶或者是一瓶需要10到15年之後才能喝的酒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而現在是改變這種狀況的時候了。” 對於不再出售期酒這一商業決策的推出,拉圖方麵一直從為消費者著想這一角度來闡述,但我們不妨看一看拉圖的銷售數據,也許這一決策的動機會更加明朗。
拉圖以每瓶200歐元左右的價格,將酒賣給銷售商,而一款拉圖的葡萄酒到消費者手中的時候,最少也要800歐元,巨大的利潤盡數被中間商賺取。期酒最初存在的理由是酒莊不必為葡萄酒的銷路犯愁,隻需專心釀酒後,把酒盡數賣給銷售商即可。但隨著信息網絡的不斷發達,列莊酒顯然不再需要銷售商這一群體來推介自己的酒。對於拉圖這種頂級名莊來說,隨便一瓶好年份的酒買到1000歐元並不罕見,加上背後又有法國百貨業巨子春天百貨公司的財力支持,自行建立銷售網顯然不是一件難事。消費者能以更加低廉的價格拿到好酒,酒莊也能賺取更多的利潤,這對於列級酒莊來說,顯然更加合算。
Frederic Engerer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對於投機者來說,拉圖的投機性會減少。期酒吸引了大量的投機者,從而讓葡萄酒市場更加混亂,拉菲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由於盲目的炒作,拉菲不但損失了利潤,還降低了葡萄酒品牌的信譽度,2012年Liv-ex100款最有影響力品牌佳釀拉菲已經由過去的第一,跌至了第九位。而拉圖這一舉動可以說端正了葡萄酒存在的真正意義,即並非作為長期投資產品,而是為了享用,才擁有一瓶年份酒。
近年來,波爾多的期酒製度越來越遭到反對,酒評家或者各媒體報道成了判斷新年份酒的好壞和價格的標準,而消費者和口口相傳的信譽越來越不為人所看重。酒莊不甘心巨大利潤盡數被酒商賺取,而不斷提高價格,於是惡性循環便不斷反複。一瓶好的葡萄酒,普通財力的葡萄酒愛好者隻能對它望塵莫及,而擁有者卻更多的是為了轉手。對於眾多酒商來說,拉圖這一舉動無疑影響了他們的生財之道,而對於其他列莊來說,卻是一個不錯的開端。我們拭目以待拉圖葡萄酒在2013年的表現,同時期待這一舉動真正能像Frederic Engerer說的一樣,為葡萄酒愛好者帶來好處。
中國資產首次涉足列級酒莊
據波爾多葡萄酒行業間理事會(CIVB)統計,中國在2012年已經遠遠超過德國和英國,成為法國波爾多葡萄酒的最大出口地,已有約7000萬瓶葡萄酒銷往中國。中國市場的驚人表現,讓世界的眼光聚集在了這個新興的葡萄酒市場,雖還沒有一支中國葡萄酒在國際上達到列級酒莊的影響力,但中國企業家的財力和決斷力卻給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2年11月30日,法國媒體稱,一位中國買家首次在法國著名葡萄酒產區波爾多買下了一座聖愛美濃列級酒莊。法國媒體認為,這標誌著中國人進軍法國葡萄酒業跨入了一個新的階段。監管這次交易的波爾多當地土地管理谘詢公司透露,目前收購手續已經完成,收購者是一位現年45歲、姓王的中國企業家,被收購酒莊的名字是白露楓-百樂協(Bellefont-Belcier)。酒莊的葡萄園共占地13公頃,估計每公頃的售價在150萬至200萬歐元之間,總的收購價為1950萬歐元到2600萬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