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瑞溪日暮(1)(1 / 1)

讀城記

車輛駛進瑞溪鎮,望著道路兩旁猶如綠野仙蹤的田野,白沫江水穿橋而過,溪水嘩嘩地流著,清澈、幹淨。千年的榕樹枝葉伸展,葉子綠得青亮,榕樹在陽光中投下一地的蔭涼,風呼呼地吹來,很是愜意。不知此古樹年輪為幾圈,其仍在伸枝吐豔、攀展向上。

小鎮慢生活

清晨的瑞溪,籠罩著薄霧,站在大樹底下深深地呼吸,能感覺到那種清新的帶著農村味道的空氣,遠離著汙染。古鎮陳舊的瓦房屋頂上瓦片交錯和路邊曆經滄桑的古樹就是古鎮曆史的印記,可以輕而易舉地想到當年繁華的景象;跨過被流金歲月的木門坎,步入房屋,三進、五進廳堂的四合院式宅院,欣賞宅內舊時房屋的構造,似乎也能感受到屋主當年的叱吒風雲;古鎮上的人熱愛這片沃土,一代接著一代,守護這片燦爛土地,打造這座瓊北古鎮。

早先,瑞溪之名未是如此。因為山之崩裂,便依“崩嶺臨崩溪”而名,叫崩溪。崩者,有倒塌崩潰之意,不吉祥。後有人懷疑,也許是封溪,“封”與“崩”海南話同音,有封山護水之設想。崩溪是口頭話,寫成文字,忌諱那崩字,便把“崩”字寫成“瑞”字,即今日的瑞溪。瑞者,祥瑞也。

在古鎮上行走,發現瑞溪一天的節奏都舒緩得半停滯,事情總是固定的,每天都在重複著過往:或圍坐聊天,或打一下麻將,或是呆看街上,或是在市集上買賣……忽然想起前不久看的一篇短文,有一個外國人來到海南,他非常驚訝當地人的慢節奏,於是問一位正在樹下曬太陽的老太太“你們為什麼會這麼慢?”,老太太不緊不慢地說,“我們的先人說我們一出生就是朝著一個最終的目標趕,為什麼要那麼急急地到那個人那裏去報到呢?”

在這裏生活,人也會變得長壽,隻因瑞溪地處澄邁縣,而澄邁縣是海南首個“中國長壽之鄉”。不過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這裏零壓力、節奏慢、空氣好、生活單純、平靜、質樸。

古老的小巷,已不複見昔日繁華,兩邊低矮的瓦簷——昔日的旺鋪,有些已經關上了門,有些已經推倒新建。清晨的小鎮是熱鬧的,因為市集已經開始。腳下的道路,已不是多年前的石鋪小路,再已無法回顧千百萬雙農夫市儈的腳,商賈書生的腳,以及舊時女人的三寸金蓮,行走其上。

與時俱進也是這個古老小鎮的另一個變化之一。新的東西開始湧進這個古老的鄉村小鎮,街上新開的超市設施良好,東西也齊備,不輸於城市的小超市,種子店品種齊全,中西藥店遍布……讓你感覺它不同於一般的鄉野。隻是當地人的生活習慣還是農村生活,晚上早早地就關門,早上早起。而晚間瑞溪,街道有些黑,少了都市的燈紅酒綠,少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少了街景的情調。

古鎮不錯,但古鎮似乎應該更好。讓到來的人感到似乎是到了世外桃源,有它的原始、有它的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