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峰在柳省的標向作用確實是很大,影響力寬,說起經濟建設和人事製度的改革,都繞不開他。從頭頂身上入手,也能夠讓其他人信服。對南方市的經濟發展說來,楊秀峰是不是往前走這一步都不重要,主要還是要對他進行鼓勵性褒獎。
肖建海還不能從省裏得到這樣的消息,在市裏依舊做著他之前的工作。回到市裏,楊秀峰也沒有將這樣的事情說給其他人聽,市裏的穩定對南方市說來是非常重要的。但省組織部的工作很迅速,楊秀峰從省裏回來的第三天就派下以為副部長到市裏來,以考察幹部人事改革為借口,對南方市所有主要領導曾進行全麵地考核。
其他人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楊秀峰心裏有數,對肖建海這位一把手的考核時,從各方麵說來都有很好的結論,楊秀峰的結論自然更突出。組織部的人在市裏工作來三天,甚至派出小組到下麵縣裏進行考核,對昌水縣、溪回縣等經濟最突出的縣進行考核,收集資料,也對市裏主要領導的評價進行工作。
組織部的人在回去之前,還將這三天的工作情況與市裏進行反饋,各項數據也都和領導自己見麵。即使是肖建海,在考評數據裏都有著很不錯的業績。單純從工作而言,肖建海在其他方麵的工作沒有任何進展,但在他本職工作上還是做得到位的。人們的評價也不會因為他在市裏沒有實際的威信,就降低了對他的評價。
市裏的人對省裏下來也適應,這種程度的調研工作,每一年都會遇上幾次的。省組織部的人回去後,倒是周滔和騰雲兩人似乎有所察覺,在楊秀峰麵前套了下口吻。省裏最後會怎麼樣來調整南方市的人事工作,此時還沒有全麵的消息。肖建海要走,楊秀峰接著上,空餘下來的市長之位由誰來接替,確實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南方市裏有好幾個人都有資曆來接替,隻是從經濟建設角度看,這些人都不怎麼適合。
這個話,還不到關鍵的時候,楊秀峰也不會跟省裏提。騰雲往前挪一下是有足夠的資曆的,這些年來對楊秀峰工作的支持非常堅定,從這個角度看他即使到市長位子後,隻可能執行楊秀峰的工作意誌。但他在經濟建設方麵確實沒有多少能力,直接往上動,卻又違背省裏的出發點。常務副市長在趙貴名那個之後,對楊秀峰的工作也很配合,雖說不會像張正新、周滔、騰雲等人那樣毫無思考地就支持楊秀峰,但在工作上的配合確實做得不錯。
但石衛的視野太小,執行能力雖不錯,真正要獨擋一麵還是少了那種心氣。這也是楊秀峰對石衛一直都不怎麼看好的原因,在南方市裏,楊秀峰沒有將誰是誰陣營的人看得重,當然,到後來南方市的人也都明白該站到哪一方麵才會保住自己的位子。對大多數的幹部而言,真正能夠體會到楊秀峰那種為工作而用人的本心,作為出發點是難以認知的,這要一個長時間的認識。或許周葉、丁啟明、莫春暉等人能夠體會到,龍昭華、宋湘等人也能夠體會到,可這些人都是楊秀峰的死忠,他們說出來的話,其他人理解時也會有另外的歧義。
不論怎麼樣,能夠上前一步作為一個市的一把手,在工作上的視野還是有所不同的。在體製裏,沒有當過真正的一把手,從能力上說是有缺陷的。今後在仕途上就會有不足,提拔選幹部時,經曆一欄會給楊秀峰不少的阻力。蔣國吉將他推到市委書記位子,會不會有這樣的用意?楊秀峰也不去多想。對於今後自己能夠走到哪一地步,從目前看來,是跟定蔣國吉這條線,也唯有蔣國吉才肯將工作業績和能力作為評價幹部、任用幹部的主要依據吧。
省裏還有一段時間才會將這樣的任命做下來,楊秀峰利用這段時間,將全市個縣都跑一跑,看看經濟建設工作上的進展,今後到市委書記的位子後,具體的工作反而不好多說。作為市委書記,要放手讓市長強施展他的工作意圖,隻要是為南方市的經濟發展而出力,即使有些和自己的意思不相合,也要給出必要的支持。
轉一圈走下來,如今下去需要的時間遠不是之前能夠相比的,高等級公路沿線走起來很順當,另外三個縣的路況也得到了改善。如今,高速路的修建正在投入當中,要過兩年才會通路,這幾個縣等到那時,縣裏的基礎工作也做得差不多的,發展起來不會太拖後腿。
省組織部的談話在當時到市裏進行調研時就做了,不到十天,省裏通知肖建海和楊秀峰分別到省裏去。肖建海還沒有得到消息,但楊秀峰知道省裏已經做了最後的決策。這一次卻,肖建海會有什麼想法?不過,省裏肯定會給他一點的補償的,最起碼肖建海在南方市的經濟建設過程中沒有搗蛋,沒有形成足夠的阻力。工作的成績也是有的,如今要提拔楊秀峰,對他的補償不會太難看。
楊秀峰最在意的,還是誰來接任市長一職。這個對今後南方市的經濟建設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人選問題,省裏肯定也是有利他們的想法,按楊秀峰這幾天的比較看,要是省裏沒有從外麵調任過來,從市裏選拔的話,他會推舉張正新或者黃齊。
黃齊到市裏時間不長,但他絕對有資曆來做這樣的職位,黃齊的視野寬,在省裏的路子多,甚至和京城都有著不少的聯係,又受到之前省委shu記的影響,在工作上的那種公心沒有可挑剔的,確實是比較好的人選。從省裏的角度看,用黃齊也算是對老領導的一種回應,今後柳省在京城會多一條路子。
張正新確實也不錯,之前在工作能力上獲悉不怎麼顯見,但近三年來的表現確實很不錯,到市長的位子上,跟著楊秀峰再鍛煉幾年,會是一個可用的很不錯幹部。
省裏會怎麼想,蔣國吉和周誠私下裏都沒有征求過楊秀峰的意見,或許他們都有自己的想法,這個安排肯定都設想周全了的。在市裏,如果用張正新的話,對市裏一些人還得做一做思想工作。張正新的資曆稍淺了些,但從之前的舊事上看,張正新在這方麵卻沒有什麼汙點。周滔資曆不足,騰雲那裏確實會有想法的,但騰雲之前給選擇出來,也是有他對大勢的認識上的優勢在其中,如今,對之前的舊事大家都不會再提,但省裏肯定會考慮這樣的因素。楊秀峰覺得要是真用來張正新後,自己再跟騰雲好好地溝通。
騰雲能夠在目前的位子上黯然過度,就是很好的結局了。這一點,他心裏應該明白的,楊秀峰不會揪住他之前的事不放,但省裏和其他人會這麼看待這樣的事?
到了省城,肖建海和楊秀峰是分開而到的,但進省委卻是一同走。給兩人談話分別是由寧致遠和蔣國吉來做工作,寧致遠找楊秀峰談而蔣國吉親自找肖建海談,這樣也算是對肖建海給足了臉麵。兩人走進省委時,肖建海似乎已經得到了消息,看著楊秀峰時,眼神有些不同。彼此在柳市開發區時認識及在工作上有往來的,但到如今還沒有幾年,楊秀峰在仕途上已經趕上了肖建海。今後的潛力那不用說都能夠看到的。
楊秀峰就目前說來,基本上沒有什麼給人捏拿的弱點,隻要是在路線上沒有出錯,仕途上就不會有致命打擊的可能。工作業績上已經給人認可,不僅僅是在柳省內,京城裏都掛了名。肖建海這一次會給出一定的補償,調到省裏擔任某一個副職,可要說今後還有什麼前途和機會,那就很難了。而他在年齡上也有弱點,再過幾年就到了坎。蔣國吉至少會在柳省有五年吧,而這五年裏哪還會有肖建海的機會?這一次,雖說會給肖建海一定的補償,但說要上副部級還不會的,要是表現喚醒,臨退下去之前給一個激勵性的副部級安慰,是最好的結果。
肖建海看著楊秀峰,心情很複雜,這些年給他一直壓著,當真是顏麵無存,但細究起來又找不到多少反擊的地方,甚至楊秀峰在具體工作上都沒法挑剔多少。之前不是不想反擊,但……說起來當真是傷心之地,卻又無可奈何。對楊秀峰這樣的對手,確實是難以找到弱點的,而他抓住最有力的因素,能夠將這些因素發揮出來,讓人實在無法可施。
“書記,如今到省裏非常便利了,不像以前要七八個小時,將人顛得半死。”楊秀峰說,見麵不說話,也太生硬了。此時的肖建海應該知道這一次到省裏來的意圖,心裏會怎麼想也顧不上了。今後不在一起,能夠留下的顏麵還是要留下的。
“是啊,這些年南方市的改變當真是大啊,之前省組織部到市裏做調研,我就直言過,南方市有這樣的飛速發展,完全是有秀峰市長這樣的人才。”肖建海心裏雖說黯然,但話還是要說出來。或許,楊秀峰能夠在省裏麵前少說他幾句壞話,調整之後會有更好一些的位子。“市裏的發展,那是省裏決策正確,市裏有書記您的帶頭,下麵幹部們努力奮進,我不過做了點上傳下達的事,沒有將省裏和市委的精神理解錯就知足了,其他的功勞可不敢貪。”
省裏的談話也簡單,之前楊秀峰就知道了,寧致遠見到他時,也說的直接,將他在南方市的一係列的功績都擺出來。楊秀峰謙虛著將這些功勞都推給省裏。之後談到市長的職位,寧致遠請楊秀峰談談自己的看法,楊秀峰也不隱晦,將騰雲等人在自己心中的想法說出來。“省長,省裏如果從市外調配,我是完全支持省裏的精神的。如果從南方市裏提拔推選,我第一建議用黃齊秘書長……”
回到市裏,市裏也知道了即將到來的領導調整,周滔、騰雲等人給楊秀峰祝賀,喝酒時,楊秀峰將騰雲拉到一邊細聊,說及這次省裏的一些調整,希望他能夠接受一些變化。沒有直接說到騰雲,他雖說有些失落,但還是表示今後在工作中一定會全力支持楊書記的工作,也會支持市政府那邊的工作。
過兩天,黃齊給省裏從修路的工地上給叫到省裏談話,回來後,找到楊秀峰表示要彙報工作。楊秀峰目前是市委副書記,要說秘書長要彙報工作也站得住腳。但楊秀峰知道,黃齊是在給他表態,知道他在省裏一力舉薦他尚上位,再說,今後在市裏的工作依舊在楊秀峰的領導下,今後南方市是市委才是核心,這一點黃齊心裏明白。
見麵後,兩人也不多說那些隱秘的事,主要說著市裏的工作,而黃齊將他對南方市經濟建設的理解彙報給楊秀峰聽,要讓他對自己工作的思路進行指導。黃齊之前雖說對市裏經濟建設工作接觸少,主要精力都放在高速路項目上,可有這樣的高度之後,找楊秀峰之前還是做了一番準備的,兩人對市裏未來的設想,也能夠說到一塊去。
省裏的任命很快就下來,肖建海到省黨校任命為副校長。
楊秀峰為南方市市委書記、黃齊為南方市市長。將溪回縣張為調任為市委秘書長,雖說讓一些人感覺到意外,但張為最初在折坳鎮所做出的選擇,注定他能夠走到這一步。在一些人看來確實是意料之中的。
南方市的經濟建設起勢非常好,班子調整之後,還要一段時間來磨合,不過,楊秀峰和黃齊之間的磨合在任命之前就開始了,多次地反複交流溝通,在工作上也不會有什麼阻礙。
楊秀峰成為南方市市委書記之後,說起來才算是真正地接觸到權力,今後要走的路還很長也會格外艱辛些。
任職後到省裏彙報工作,也借機見到徐燕萍,兩人在辦公室裏相對而笑。
(全書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