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算個屁事(3 / 3)

平時不要周葉在走廊外等候著自己,甚至都不要他過來,隻要自己去上班就可以的。這幾天會下縣裏去,周葉也就過來等著。昨天也沒有說要去哪一個縣,甚至都不說會不會再將鄭雨蘇帶著一起下去。周葉等人也不問,知道楊秀峰是這樣的習慣,心裏早就有了打算,但該提前說的一定會提前讓大家做好準備,沒有說的,自然另有安排。

“老板,另外那一車的人也都過來了,在食堂裏集中。今天往那邊走?”周葉說,將一些情況說出來,他更關心的是鄭雨蘇還要不要跟著走,但卻不好直接問。昨天,領導沒有做更多的表示,對鄭雨蘇說來說一個難得的機會,自己不好問領導有什麼結論,隻有靠周葉來幫著試探。

鄭雨蘇不在隨行的成員裏,昨天是臨時通知的,今天還要不要跟著走,周葉也在等老板發話。當然,還有一種就是鄭雨蘇自己過來,領導見了後肯定會有話要交代的,膽子還有做也有一定的風險,周葉覺得還是他先過來探一探口風。要是沒有結果,再按下一種做法來操作。

“今天,我們走一個最遠的縣吧。”楊秀峰將行程定下來,但周葉也還沒有就往縣裏通知,楊秀峰到市裏後雖說下縣裏次數不多,但都沒有提前多久進行通知的。昨天到溪回縣裏後,其他的縣也就知道該怎麼應對常務副市長的下縣工作。

南方市裏最遠的一個縣叫昌水縣,是往沿海省那邊伸出去,有些鑲進沿海省了。但和沿海省卻給一脈山巒劃分隔離,當初這樣劃分地域,也是出於地理環境吧。昌水縣裏其實沒有多少水,更多的是山。山連山山重山地層巒疊嶂,這樣的山地地貌,使得全縣即使是農業生產,也都是全市裏最困難的一個縣。縣不大,人口才二十萬出頭。縣城昌水鎮也是處在山脈峽地之中,當真可用窮山惡水來形容了。

昌水縣雖說水不多,但溝溪卻眾,上山下溝,就算是一個村之間走動,也會要大半天的時間才能夠走到一起。楊秀峰從沒有到過那邊,這一次倒是想看看。高等級公路會從昌水縣穿通沿海省,到時候這一縣會有哪些便利?修通之後,從柳省往沿海省走,就必要經過那邊,華興天下集團也計劃著要在昌水縣興建一些項目,不算多,但足以讓昌水縣改變如今的麵貌了。當真是崇山峻嶺的,楊秀峰甚至考慮到對該縣的一些鄉鎮進行整體搬遷,申請這樣一筆資金來應該不算太難,難度還是在要那邊鄉村裏的人肯接受這種背井離鄉的生活。

就算是再艱難的生活環境,哪裏的人已經習慣了,也就不會因為那些山而肯搬遷到其他陌生的環境裏去生活。這也是國人的一些習慣思維,這種想法也隻是想法而已,能不能做,還要看具體情況才能定。

“知道了。”周葉說,雖然老板沒有說昌水縣,他也知道的,也就昌水縣離市裏最遠。昨天看一看經濟境況較好的溪回縣,今天再看看最差的昌水縣,也是能夠進行對比的。但今天到昌水縣去,就不一定能夠再回市裏,周葉說,“今晚還能不能趕回來?”

直徑距離不算太遠,不足兩百公裏,但走起來則要六個小時以上。下縣裏不是楊秀峰一個,周葉覺得要提醒一下,如果不回市裏,能不能先跟隨行的人說一聲,他們也好先跟家裏說說。

“那就住一晚吧,將人數定下來,跟那邊說好,住宿都簡單些。”“好的。”周葉說著,陪楊秀峰下樓,兩人往市政府食堂走去。

到食堂門口,鄭雨蘇站在那裏。見楊秀峰和周葉兩人過來後,主動地跟楊秀峰招呼,“市長……早。”也不知道要怎麼說,從周葉哪裏看不出什麼信息,知道領導沒有表示什麼。

楊秀峰似乎想了下,才說,“鄭科長,今天我們準備到昌水縣是,住那邊,你那邊忙不忙?”鄭雨蘇負責著秘書科裏的工作,秘書科是市政府裏最忙的一處所在,時常都會通宵地加班趕寫材料,而這些材料往往都要鄭雨蘇最後過目審查,出問題也是要負責的。

再說,鄭雨蘇目前還沒有跟在楊秀峰身邊的名義,她是不是要忙秘書科的事情,楊秀峰也不知道。也就將決定權丟給她自己去決定。

“不忙呢,市長。”鄭雨蘇說,在食堂前也不是多說話的場所,此時,上班的人還不多,但也有些來得稍早的人已經到了。忙補一句,“我想多下去見識學習。”楊秀峰沒有說話,點了點頭,算是許可了。鄭雨蘇跟在身邊確實會有些不便,自己在南方市這邊也不想招惹什麼女人,心裏倒是有準備的。流言自然不會少,但人才也難以找到啊。

出發前,楊秀峰跟何磊說了晚上可能趕不回來,市政府裏有什麼事,也能夠及時地會知他得知。何磊是站在黃國友陣營裏的人,但楊秀峰也不會在意這些,工作上的事,也不能就完全看他身上的標簽。

進到昌水縣裏,公路也就險陡起來,總是在山腰盤旋地上或者下,又或在深穀裏走。山更多一些都是光禿禿地,即使有樹木也都是沒有什麼價值的雜樹。山石上青色的,看上去應該是大理石,隻是不知道質地怎麼樣。鄭雨蘇還是和楊秀峰同車走,在穿梭於這些險陡的路上,倒是沒有多少談性,更多地看著車外的風景。

“這些石頭質地怎麼樣?”楊秀峰說,之前對昌水縣也就是一個大體的概念,也沒有細問其他人,或許是其他人也沒有對這些做什麼探究。

“我也是第一次到昌水縣來,之前隻聽說這邊路難走,每一次縣裏的人到市裏,不免會抱怨一番。但卻沒有誰說起這些山石,沒想到這些山石居然這樣多。楊市長,您說您不能建幾座生產水泥的大廠?”鄭雨蘇如今說話,多從怎麼發展的視角來看問題,這樣的想法,也不難想到的。滿山的山石,要來生產水泥,原材料上就有這天然的優勢,隻是,不知道這些山石是不是適合,質地怎麼樣卻是很關鍵的。

“關鍵還是要有路、決定因素還在山石的質地是不是適合啊。”周葉扭頭向後搭話。南方市多山地,但像昌水縣這般明顯是山石的也不多,之前這路運輸難,但修通高等級公路給貫穿之後,從昌水縣到市裏,也就兩個小時的路程,運輸成本會大為降下來。不說是不是能夠生產水泥,單是將這些山石開采出來,做成砂石用於建築,都是極好的項目可做。楊秀峰聽著鄭雨蘇和周葉兩人說,就想到是不是該提前到昌水縣開辦幾家采石場,不說這次修路需要大量砂石,今後通路後,也可將砂石運出來,都有長時間可運作的。

周葉跟在自己身邊,要想今後用得久,又不會因經濟上出多少岔子,就得在工作之外有另外的收益。這些收益,隻要不是利用手裏的權力謀求得到的,楊秀峰倒不覺得有什麼不好。當真將日子過得緊巴巴地,也難保周葉今後還會這樣手腳幹淨。之前的田文學在領導麵前一套,而在背後做另一套,還不就是沒有什麼正當的收益途徑?

在體製裏真要單純地用那點工資來過活,那是無法做到的,應酬往來,總不能都完全超脫開。家裏沒有富餘,工資又不夠,到時候見到有機會,自然會慢慢地改變一些想法的。而走出第一步之後,想要再收手回來,做到的人就不多。

但此時,也還不知道昌水縣的山石質地怎麼樣,也就隻是一個念頭留著。

再往深山裏走,見溝壑之間也有不少的景色。中途到一家可停車吃飯之地,大家也就下車來,再往前走又還有兩三小時的路程。下車後,見一條溪流奔瀉,山溝很深,山壁陡峭,倒是有著不錯的景色。說話間,另一車的人有對這邊比較熟悉的,說起昌水縣的特色,再往山裏去,有著更好的美景。

這些景色,在昌水縣政府裏有幾張照片,是幹部們下鄉鎮時拍攝的。到縣裏後可看,當真不比什麼名山差多少。主要是山壁山溝裏的景色最是難得,沒有受到什麼破壞,隻是沒有通向外麵的路。鄭雨蘇就說,如今全國都在搞旅遊,縣裏就不能搞出開發風景線來,也是很有潛力投資也不會太大的長遠項目。

一個人就說,昌水縣那邊有幾個人經得起這樣坐車折騰?到那邊後,上山下溝的,也沒有人願意過來了。山裏人能走著看但不會有多稀罕,城市的人稀罕這樣的風景卻不肯走這樣的路,受不了也沒有這麼多的時間跟閑情。名山大川多了去,誰會過昌水縣來?

楊秀峰聽著,也不評論。高等級公路修通之後,交通問題解決了,或許這些外因困難也就消除不少,但這些項目是不是就能夠做出來,也都還要進行考察。當然,采石場和旅遊景點沒有直接的妨礙與衝突的,都要等到實地之後才能夠判斷。

昌水縣裏山多地少,溝壑交雜,自然也就窮困,經濟落到全市裏最後,也是很正常的。也不能夠怪地方幹部不作為,在這樣的環境跟條件下,能夠做出什麼來?

原以為昌水縣的人可能會在吃飯地點等著,但在這裏沒有遇上,楊秀峰等吃過飯後,要鄭雨蘇跟另一個對昌水縣比較熟悉的人換座,到車裏來,能夠更多地了解一些昌水縣的情況。

進到昌水縣城,已經是中午過了些時候,離下午上班的時間還差一點。縣裏的領導在政府門口等著。縣政府是在進入縣城時的入口不願,還無法感受到縣城的情況。高等級公路會不會從縣城邊擦過,楊秀峰也沒有留意,這一邊,似乎有不少的高架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