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爭(2 / 3)

“今天早上才上班,經開區那邊再打來電話,彙報工人們再次聚集到經開區裏。我感到那邊和工人們見麵,選出十幾家廠子的代表出來,也將各廠的主要領導通知到經開區大禮堂裏,一起討論該怎麼樣來解決工人們的事情。聽了工人們的情況和要求,丹輝書記,工人們提出來的要求很正當啊。”楊秀峰說,“歸納起來,也就三點:一是年齡到五十五歲的工人,要求給他們辦理正常的退休手續,之後領取退休金進行生活。老有所養不僅是我們民族一直都優良品質,也是黨和國家的政策,無可爭議地要執行的政策,書記,您說是不是?

第二點,還沒有達到退休年齡的工人,要求市裏給他們進行安排,找到新的崗位。雖說之前市裏對他們也都關心,每月平均法到手裏的有兩百元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但如今的物價和消費,兩百元能夠買多少東西?自己生活都無法支付,更不用說養家糊口擔負生活了。

這些廠裏的工人,大多數也都是沒有多少文化,年齡又偏高,學習新的技能和適應新的崗位都有較大困難,對他們的重新安排,確實不容易。但我想,市裏總歸不能夠對這些人就撒手不聞不問,任由他們自生自滅了。

第三點,工人們年齡的偏高,身體也弱,醫療開支之前廠裏會給報銷一部分,如今社會醫療體係也在漸漸完善,但他們卻成了被遺忘的角落。怎麼樣解決這些工人的醫療費用問題,也是他們提出來的比較集中的問題。”

陳丹輝對工人們的情況也不是不知道,每一年,這些工人也都會為這些事情聚集起來,在經開區裏甚至到市裏來鬧一鬧,但市裏的處理辦法都是勸說加拖著,或臨時給他們一點錢先穩住。工人們對市裏的情況似乎也理解,知道怎麼鬧都是那樣子,往往鬧了後得到一兩百元的補助,也就有一段時間安定。市裏也就不會為這些事情來較真,但楊秀峰處理這些問題時,卻以他常務副市長的身份對工人們進行承諾,都不先經過市裏討論,說這些出來是很不負責的。市裏哪會有這麼大的財力來擔負這些?

隻是,此時也不好說什麼。楊秀峰到市裏後,下力經營經開區,或許是早就知道華興天下集團會到市裏來吧。大家卻都不相信,更多的人都以為他是在做表明文章,也都在等著看笑話。誰知道去的導致合約的結果來。而經開區裏的工人,也沒有人找過楊秀峰的麻煩,這一次,要不是李潤要給他弄出一些麻煩來,也不會有工人們聚集經開區要鬧吧。

將工人的情況說後,楊秀峰不急於說話,而是拿起茶杯來,慢慢地喝,似乎在等陳丹輝做決策。陳丹輝知道不可能答應楊秀峰什麼的,當下將彙報的情況想一遍後,覺得和自己對工人們所了解的情況基本吻合,說,“秀峰市長,經開區裏的那十幾家廠是曆史上遺留下來的問題,市裏對他們也都很關心。一直以來,市裏財政緊張赤字運轉壓力太大,一直都沒有找到解決他們的問題良策。工人們也理解市裏的情況,雖說跟市裏提出合理要求,市裏解釋之後也他們也能夠體諒到市裏的困難……”

陳丹輝覺得這樣說起來似乎有些辭不達意,但又不能直接跟楊秀峰說透,誰知道他是不是就在等自己將那些話說出來,之後就抓住不放手?

楊秀峰很有耐心地等陳丹輝將那些廢話說完,沒有就直接地批駁。市裏玩那些手段,或許在絕大多數的領導心裏,都覺得是很正常也必須這樣做才能夠保障整個體係的正常運轉。李宇夏在旁邊坐著,沒有說話,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陳丹輝的意思還是那樣,對廠裏的工人先應付著,往後拖,保持如今的現狀不變。今後要是經濟建設做起來了,財政壓力小了,市裏自然也就有條件解決這樣的問題。

“書記,我不知道之前他們對您的彙報裏,是不是都將工人的具體情況彙報清楚了。”這句話也就直接指向了龍向前,也指向陳丹輝自己,“到目前為止,將近七百人的工人中,應該有三百零一些人到退休年齡的,餘下來的不足四百人,市裏目前或許還沒有能力解決他們的重新上崗,想一想辦法,也能夠安置一部分下去,不能夠完全安置好,工人們也會理解的吧。”

楊秀峰自然不肯將問題再拖下來,這樣不利於今後的招商引資工作的開展,誰知道拖下去不解決,工人們會鬧出什麼來?李潤等人不會見到自己在招商引資工作上的局麵順利打開的。

“這個問題能不能緩一緩?至少要經過常委們討論後才能決策。”見楊秀峰不肯放手,陳丹輝將解決問題推向常委會決議。

陳丹輝自然不想將問題就解決,從目前市裏的情況來看也確實沒有條件來解決這一的問題。再說,留著那些廠的工人在那裏懸置著,隨時也就會有一招可以讓楊秀峰難受一下的手段。另外,自己要是答應了,對工人們的問題解決了,先不說市裏能不能承受得住這樣的經濟壓力,單單是讓楊秀峰來出麵解決問題,今後在市裏還不給他將那好人都占了?

也擔心楊秀峰直接將從財政局裏拿到的那些東西丟出來,將問題推到常委會裏去,到哪裏之後,龍向前自然會為他之前的事極力地維護的,自己這一方也不會就這樣任由著楊秀峰來做什麼。完全可以預想,常委會表決的結果會是什麼樣的,到時候,楊秀峰還要一意孤行,省裏也不會由著他亂來。自己在這一的處境下,反而是最安穩的。

到常委會裏去,楊秀峰就會變成了孤家寡人,讓他體會到四麵皆敵手的感受。

見陳丹輝將事情往後推,推給常委會裏去進行決策,自然也就明確他的意圖。常委會裏進行決策,自己這一方隻會有自己一個人吧,其他人隻要不舉手,就自己一票也是個大笑話的。楊秀峰先也就想過了,估計得到陳丹輝會這樣做的。說,“丹輝書記,這樣的問題自然要常委會決策的,那我就正式做一個議題提交到市委?”

“也行。”陳丹輝見楊秀峰肯這樣做,自然順口應了,心裏也就放下一些心來。不知道要怎麼才好將話題轉到賬冊上去,直接說出來怕楊秀峰又改變主意。

陳丹輝看了李宇夏一眼,希望他出來說一說賬冊的事,但李宇夏卻是沒有看見,站起來要為兩人添茶。楊秀峰和陳丹輝似乎將話說完了,但也都知道還有很多事情沒有達成初步的一致,甚至都還沒有說多少,李宇夏這時添茶水可說也是看準了這時候還不會就散。

“書記,市裏對經開區裏工人們的安置,也是經過常委會決議的吧。”楊秀峰說,這句話也就有了不少的敵意。隻是這樣的決議不知道是哪時做出來的。楊秀峰自然不會隨口地問,陳丹輝聽出裏麵的名堂來,沒有回應。這樣的爭辯沒有什麼益處,說多了對自己更不利。

“我在好奇,是誰提出這樣的議案?倒是想先跟這位領導討論討論,或許對處理工人們的要求更有受益。”說著看著陳丹輝,不想他再回避的,也可以理解成自己真心想將這一問題處置好。但先到財政局裏鬧出那一出來了,涉及到轉走工人退休金的賬本都拿走,這樣的問題還會有什麼好心?

“……”陳丹輝自然不肯說,這人也不難打聽出來,隻是,真正的意圖也說不上是誰出這樣的點子。這些點子對市裏的領導說來是妙招,而其他地方不也都有類似的做法?隻是各有策略而已,要不然領導們到哪裏去弄到這麼多的錢去花銷?

陳丹輝心裏明白,不說別人,但是他自己,僅僅花銷總算起來,每天平均是一萬還是幾萬?至少不會少於一萬吧,這些花銷裏有些是不會從賬麵上見到的,有些根本都知道怎麼回事,他也不會去關注這些。要是將這些花銷都掐斷,當真不可想象得到,市裏會亂成什麼樣子了,市裏的工作還會怎麼開展的。

“我在想,三百人的退休金裏市財政擔負了多少,省裏又返回多少。書記,之前從沒有接觸過財政方麵的工作,倒是要好好請財政局的專業幹部給補一補課,這些知識還真不能夠少……”

“市裏也是因為財政緊張,沒有辦法啊。”李宇夏說,在辦公室裏總不能一句話都不說,在陳丹輝麵前也無法交代的。楊秀峰看了李宇夏一眼,見他臉上那種無奈,不多理會,還是看著陳丹輝。

“書記,您覺得這樣處理成不成。將該退休的人都按政策給退了,市裏下文將餘下人都安排到各單位去,不就能夠消化了去?”楊秀峰自然知道,這樣的情況是不可能的。但總要將價碼提出來,至於陳丹輝會怎麼樣還價哪時另一回事。

“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不能混同在一起的,秀峰市長該明白這裏的界線吧。”陳丹輝說,真要是這樣做了,還不給今後留下多少隱患?下麵的人也都會進行抵製的。

“書記,我也知道啊。隻是,工人們的問題不解決,等我們招商引資工作開展之後,商家們到市裏得知市裏連這樣的基本的工作都沒有做,還會對我們有多少信心?書記,您說倒是要是給商家們以驚奇的心態給爆到網絡去,記者們會怎麼看待這樣的問題,到時市裏又該怎麼應對?”

商家會不會關注市裏的這些政策,陳丹輝覺得可能性不大,賺錢和市裏給他們的優惠政策,才是商家們所注意的問題吧。